我认为《工作细胞》也是一部佳作了。现在在B站上已经有500万人在追此番,比七月的其他番剧差不多多出了两百万。可谓是遥遥领先。
《工作细胞》
这部作品是改编自清水茜的同名漫画,讲述的是我们身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等功能细胞努力工作的事情。其中不仅仅有日常工作,也有和病毒、外伤等抗争的故事。非常有趣。
这部作品是寓教于乐,虽然不是第一部将细胞等拟人化呈现的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将细胞的生活变成了和现实中一样的城市,城市中明亮有爱,让人看起来轻松愉悦,非常有好感。同时,这部作品中也是讲述了很多的生理知识,作者用拟人手法,诙谐的表现出了各种病菌和人体器官的日常工作,这种深入简出的表现手法也是让很多粗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起来,但是,这些知识真的正确吗?
在动画中,剧情中的科普解说真的都是正确的哦。也就是在动漫中出现的那些旁白啦。像对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巨噬细胞这些的描述,都是很正确的。可以说,这是一部承载了众多生物知识的动漫。也正如作者所写“这是一个关于你自身的故事,你体内的故事”。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很多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难懂的,毕竟一大串的文字,配上几幅图真的让人很难去理解。这部作品其实就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女主在走只能一个红细胞出入的毛细血管末端,其女主被挤得变形这种画法,会让人就非常深刻了。可能老师说几遍你都记不住,这种画面你却看一遍就印在了脑海中。但是有一点也是要注意的,这毕竟是一部漫画,很多地方也是进行了艺术加工,变得不严谨。所以,动漫好看,不过千万不要被误导哦。
艺术加工
作为动漫,很多地方《工作细胞》都进行了艺术改编。
比如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动漫中,这两位病毒克星都是用刀挥舞砍杀病毒怪物。但是实际上,巨噬细胞和白细胞都是靠自身吞噬来解决病毒的,吞噬病毒之后,白细胞也是会随之死去。但是在动漫中这种设定明显不行,因此进行了改变。
另外就是我们可爱的血小板了,在动漫中,血小板在破损的地方铺上了粘膜并将主角他们拉过去堵住了伤口。随后白细胞还说,大概是三天后他们就能脱离了。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他们就会形成我们平常所见的结痂,最后一般都被小伙伴们自己扣下来扔掉了吧。在动漫中自然不能这样做的,主角光环还是在的,你说对吗?另外,血小板修复的时候,其实应该是血小板集合在一起,其表面的糖衣粘度增大,集合成团,再凝聚血细胞的。如果动漫中这样话,想想挤在一团的血小板,其实还有点萌?所以,在这部动漫中,虽然知识知识很对,也很有科普意义,不过也是有一些艺术加工的,千万不要被误导了哦!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求科普,动漫里的CM、OP、ED、SP、PV、OVA、OVB等等。越多越详细越好。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动漫作品可以当成科普番观看的:
1.工作细胞
其实之前作品佳作和续作都非常的多,被很多人称之为业界复苏等等,最主要就是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作品能够突然火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个工作细胞了。
工作细胞原本就是一个科普向的作品,剧情没有太多的趣味性,但是把一个个的细胞拟人萌化之后还是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成为了一个少数能够拿得出手给全年龄段观看的正能量向作品。
2.摇曳露营
吹摇曳露营的人其实真不在少数,但是这部作品其实说白了就是百合日常动画,一堆妹子跑去野营,我只看了前几集并没有追完,但是喜欢这番的人还是不少的,播出之后还带动了一批跑去露营的玩家。
3.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总感觉这个和上面的摇曳露营特别相似,只不过这个不是去露营了,改成一堆高中生去南极冒险的故事了,怎么说呢,其实我依旧是追了一半就弃了,喜欢这番的人也不在少数,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这次没有带动观众去南极冒险……
4.青春猪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
猪头青春少年虽然在设定上和很多动漫比较类似,什么互换身体、失忆、存在感消失之类的但是实际播出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是现在少数能够真正看进去的作品,过段之间本作还会推出剧场版续作喜欢的可以去关注一下。
5.紫罗兰永恒花园
这是一个开播前被吹爆,开播后被人喷疯狂撕逼的作品,其实剧情比较平淡无非就是讲述了女主通过写信成长的故事,算不什么神作但是不管是作画分镜还是剧情都很精良远不至于被人喷的地步。
这个就是讲究一个落差感和反差感,其实很多作品的成功就是依赖早期非常烂,让观众们不抱期待,但是通过某个神展开获得成功的,比如什么兽娘动物园再比如非常火的魔法少女小圆如果放到现在告诉你他不是一个传统的魔法少女番然后旁边没人吹没人黑,有多少人还会觉得他是一个神作呢?
反过来其实也一样上来就告诉你这番多好,你抱有太高的期待反而会觉得达不到预期,即使质量还可以依旧会觉得他什么都不是。
6.命运石之门0
命运石之门的粉丝向作品,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看过原著的肯定会喜欢,连原著都没看过的估计也不会去追,不过凭借着早些年命运石之门的成功,这部粉丝向的作品其实也还算比较成功的。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说这些,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以上内容均为个人观点,谢谢。
同为科普番,国漫比起日漫究竟差在哪了?
PV=promotion video
promotion=推广
video=影音
所以呢,PV就是现在日韩地区在正式发行歌手专辑之前,先推出用于宣传的video,普遍用于动漫产品
sp就是特别篇,通常是90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SP一般只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类似与**..但是没有**的手法复杂...日剧是同期拍摄的,边拍边播..每一季接档的空闲时间就播放SP..大多数SP是以前热播剧的一个番外篇,也有的只是独立的小故事,也有的是系列篇...
CM有两种;一是Commercial Message的缩写
英文解释:a commercially sponsored ad on radio or television 中文解释:商业广播广告,日本的广告领域力,CM被当做广告简称,在其国内广泛应用。例如:伊藤洋华堂SUPER☆GiRLSイトーヨーカドー 春のザ?セール(这是一则广告),而且是SUPER☆GiRLS日本女团成员前岛亚美代言,则会被描述成前岛亚美的伊藤洋华堂CM。
二是Comic Market的缩写
Comiket是日本最大的同人志展会,全称Comic Market(コミックマーケット),是由Comic Market准备会举办的日本以至全球最大型的同人志即卖会。我觉得第二种比较有可能。
OVA番外篇,(一般是剧场版)
OP是动漫音乐(和音乐mv差不多,不过是动漫版)
OVB和ED 真心不知道
我觉得“科普”的原意是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给大众传播一些知识,这里的知识在定义上十分的广泛,科学、历史、文学等都属于科普里的一种。其实早在90年代国内就已经有科普番的存在了,但是那个时候国人对于科普番还缺乏一定的概念,只是以动画片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作品,毕竟这种番剧面对的群体一般都是孩子或者青少年居多。
首先我们来看看从90年代到10年代间国内究竟有哪些的科普作品:1995年的《海尔兄弟》---1999年的《蓝猫淘气三千问》;2015年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2017年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这五部国漫科普作品在国内的人气都很不错,《海尔兄弟》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是90后基本就没人不知道的,这可是颇有童年回忆的一部科普动画,而《蓝猫淘气三千问》更是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
至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与《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这两部都是属于历史类的科普动画。前者是讲述近代历史,后者则是古代历史,说实话还是非常有看头的,不过《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这部作品暂未改编成动画,但是从这部漫画的内容来看,还是有极大可能改编成动画的,只不过在时间上还无法确认。
这些科普作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科普的同时附加了许多趣味性的情节,这样使得观众们能够在观看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接收到这些科普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跟从前一样硬塞式的给观众们讲解。
除此之外我们在来看一下90年代到10年代间日本有哪些科普作品:2007年的《萌菌物语》--- 2009年的《黑塔利亚》---2012年的《少女与战车》;2013年的《血型君》---2015年的《舰队Collection》;2017年的《兽娘动物园》---2018年的《工作细胞》
这些日漫科普番可能有一些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血型君》、《舰队Collection》、《兽娘动物园》、《工作细胞》这四部如果你没看过,说明你作为一名二次元动漫的爱好者那是相当的不合格。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本文来自作者[栾露宜]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31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栾露宜”
本文概览:我认为《工作细胞》也是一部佳作了。现在在B站上已经有500万人在追此番,比七月的其他番剧差不多多出了两百万。可谓是遥遥领先。《工作细胞》这部作品是改编自清水茜的同名漫画,讲述的...
文章不错《动漫《工作细胞》中有没有严重的科普误导?》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