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馒头最初是什么样的

有馅的,用发酵面团蒸制而成。

中国古代的馒头最初是有馅的,用发酵面团蒸制而成,也有蒸饼或笼饼之称。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最初称为"蛮头",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馒头慢慢改为了禽肉馅。宋代时,馒头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蒸制面食,馅料种类丰富多样。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了实心馒头。

在古代,为什么人们要把包子叫做馒头?

它源于三国时期的泸水河,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就是“馒头”的起源。

馒头是一种把面粉加酵母(老面)、水、或食用碱等混合均匀,通过揉制、饧发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方形。味道松软可口,营养丰富,炎黄子孙最亲切的食物之一。

扩展资料:

馒头主要价值

馒头中含有酵母,酵母分为鲜酵母、干酵母两种,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叫做“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

百度百科-馒头

我国古代最初馒头是

在现代的人看来馒头与包子的区别就是有馅没馅,有馅儿的叫包子,没馅儿的叫馒头。而在古代我们现代人认为的包子在古代人的口中便叫做馒头。其中有一段历史缘故于是便发明了馒头。

根据史书的记载,馒头的由来是因为诸葛亮前去攻打孟获的过程中,军队在过河时遇到了较大的风浪。而当时的人十分尊崇迷信。于是由当地人说要用祭祀的方法让河神得以满意,从此将风浪平息,让军队能够顺利过河。祭祀的方法便是用人头祭祀。可一向治军严明,绝不滥杀无辜的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接受这种残忍的建议。况且自己去攻打孟获代表着便是正义,如果滥杀无辜的话,反而显得自己是便是邪恶的一方。

于是智慧的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士兵用面做一层面皮,然后准备一些肉,将肉放在这面皮中包裹起来,做的像人头大小一般。诸葛亮还把这个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就叫做?馒头?。

这个馒头里带有肉馅儿,在现代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包子,但是古代人偏偏就把名字它取做了?馒头?。这也不难理解,其实在古代很多食物的名字以及认知都与现在有非常大的差别。在《水浒传》中,在描写孙二娘开的黑店的情节的时候,记述孙二娘卖的也为人肉馒头。但是她卖的这种馒头里同样是有馅儿的。其实在现代我国的一些少部分地区仍然将保留着馒头中有馅儿的传统。南方的有些地方的生煎馒头里面就是有馅儿的。只不过包子已经早已成为大众的普遍称谓。?

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现代人的目光去认知古代的一些事物,就如同现代的包子,也就是古代人眼里的馒头一样。

是有馅的。馒头,作为中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馒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在古代,由于面粉加工技术落后,人们很难将面粉磨得足够细,因此做出来的面点往往比较粗糙,口感不佳。为了改善口感,人们开始在面粉中加入各种馅料,如肉馅、蔬菜馅等。这样一来,不仅使面点更加美味可口,同时也增加了营养价值。而这种带馅的面点,就是最早的馒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的馒头通常是圆形的,直径大约在五寸左右,重量约为二两左右。同时,宋代的馒头馅料也更加讲究,人们开始使用各种名贵的食材制作馅料,如鲍鱼、海参、蟹肉等等。

本文来自作者[连柯一]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5220.html

(2)
连柯一的头像连柯一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连柯一的头像
    连柯一 2025年10月22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连柯一”

  • 连柯一
    连柯一 2025年10月22日

    本文概览:有馅的,用发酵面团蒸制而成。中国古代的馒头最初是有馅的,用发酵面团蒸制而成,也有蒸饼或笼饼之称。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最初称为"蛮头",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馒头慢慢改为了...

  • 连柯一
    用户102211 2025年10月22日

    文章不错《我国古代馒头最初是什么样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