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长相思 》白居易 的注释及译文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1.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2.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3.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4.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5.悠悠:深长的意思。

汴水流啊,泗水流,都汇合在瓜州的古老渡口,那远处的江南群山,点点尽是愁。思念悠悠,恨也悠悠,这恨啊,要等到他回来才会结束。月上中天,越发的明亮了,我却仍倚在窗前,望眼欲穿的盼着我的良人归来。

长相思的意思古诗的意思

原文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注释

蝉鬓(bìn):妇女的一种发式。其特点是轻而薄,望之缥缈如蝉翼。

鬅鬙(péng sēng):发乱貌。

阳台行雨:宋玉《高唐赋》载,楚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去而辞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行雨”因此成为后人谓男女欢会的代称。

潇潇:形容风急雨骤。

译文

精心画眉深深浅浅。梦中欢会,鬓发散乱云满衣,仿佛阳台行雨又一回。

巫山那么高高低低。傍晚雨潇潇君还不归,空房独守更在难堪时。

白居易的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长相思(纳兰性德)” 其实指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叫作《长相思·山一程》,?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乐府。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痴情女子对情郎的思念。前八句写女子一年四季日夜思念情郎,心神不宁;中八句写女子与情郎原是青梅竹马,女子早已以心相许;后六句表现女子欲与情郎结为百年之好的强烈愿望。

《长相思》的赏析

1、上片通过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2、下片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汴水与泗水是古代淮河下游两条最大的支流,也是古代我国两道南北大动脉。如今,这两条河流已成为宿迁市的“文物”和“市宝”。瓜洲: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

这首词到底为谁而作,白坛上也有许多说法,如:樊素、柳枝。但更倾向于樊素。“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小蛮是白的两个家伎。白居易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时买下的。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

[赏析]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觉得更有意境。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本文来自作者[碧春]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4739.html

(5)
碧春的头像碧春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碧春的头像
    碧春 2025年10月17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碧春”

  • 碧春
    碧春 2025年10月17日

    本文概览: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 碧春
    用户101710 2025年10月17日

    文章不错《求《长相思 》白居易 的注释及译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