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的综合表现。科学素质通常包括:能够理解基本科学技术术语、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读懂报纸和刊物上有关科学技术的报道和文章;运用科学信息和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意识、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良好的科学素质要有对人类和社会的爱心和使命感。
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四者的关系来看,它们都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它们从不同侧面构成人的科学素质。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一部分,科学素质的提高必须是全面、均衡、协调的,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如下。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四科两能"。当然,大家都知道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但如何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因为这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树立、科学精神的传播,以及让公众把这些科学内化为个人行动,用科学来进行日常决策。
所以,这个主要问题可以说是一篇很长很长的论文。以下是对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的简要回答。首先,我们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因为谈论其他 "三科 "而没有科学知识,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科学知识的传播应该是系统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敲碎打的。通过知识的传播来培养公众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公众了解科学的本质,也就是质疑,而不是盲目地崇拜科学,把科学当成神,这其实是科学所反对的。
目前,国家乃至所有地方政府都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目标。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国应在2020年实现公民科学素质达到10%以上的总体目标。2015年的调查显示,6.20%的中国公民具有科学素养。
要在五年内将这个数字提高近四个百分点,难度很大。然而,如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仍然是一个现实的话题,这也需要从业者和研究者共同探讨。虽然目前各种科普渠道、内容和方式都很丰富,但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可喜的是,各种机构都采取了各种形式来丰富公众的科学生活,因为科学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精耕细作,细致入微,坚持不懈。
本文来自作者[芷珍]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172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芷珍”
本文概览: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科学...
文章不错《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当如何提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