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领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骨干技术人才。
(1)建筑工程
培养目标: 毕业生主要适合从事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等技术工作。初步具备能进行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研究、开发与经营、施工、管理及组织协调的能力。
(2)交通土建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检测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初步具备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及检测等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
(3)岩土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工程勘测、设计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初步具备能进行各种土木工程地基及基础的设计、勘测、研究、施工、管理及组织协调的能力。
(4)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建筑材料、功能材料和道路工程材料等的设计、研究、施工、监测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初步具备建筑材料的制备、材料设计、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各项专业能力。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管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土木工程CAD、岩石力学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有关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工程承包及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从事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项目投资分析、工程项目招投标及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工程管理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经纪行业、房地产评估行业、投资与金融单位等从事工程管理、房地产方面相关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管理或技术工作。学生就业面广,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
(1)工程项目管理(含国际工程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作,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以及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投资与融资、规划设计方案评价、工程招投标、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管理、承包合同管理、市场营销、估价和物业管理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3)投资与造价管理(工程概预算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技术类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材料力学(1)、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1)、土木工程施工。
管理学类课程: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技术、预测与决策技术、建设项目评估、组织理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
经济学类课程:经济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
法律类课程:经济法、建筑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公共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读书报告与假期见闻和假期实践。
(2) 理论课随行实践教学环节:此类课程都为随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了相应的课内实践课时,可见于课程设置表中。
(3) 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环节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设置了“课程相关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专设学分,与相应主课同选同修。
(4) 综合性专业实践:主要包括综合性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
(5)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参与的探索性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如课余科技竞赛项目等,以及鼓励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活动。
(6) 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校外实践实习。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交通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较深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等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师基本素质和一定的创新意识,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工程骨干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交通规划城市部门、交通工程建设和施工部门、交通科研机构、交通运输部门、交通管理部门、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部门以及行政事业部门从事交通系统、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轨道路交通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勘查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工程评估、工程预算、交通运营管理、交通安全与处理、交通科研等工作。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有关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识,毕业后能够从事与道路网、轨道交通、物流等方面实际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2)交通信息与控制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交通规划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智能交通、交通诱导、智能运输系统等方面的工作。
(3)道桥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理论力学、工程测量、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水文与水力学、交通规划、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
主要实践性环节:
(1) 公共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读书报告与假期见闻和假期实践。
(2) 理论课随行实践教学环节:随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了相应的课内实践课时,可见于课程设置表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3) 课程相关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环节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设置了独立的“课程相关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专设学分,与相应主课同选同修。
(4) 综合性专业实践: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
(5)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各年级的本科生参与的探索性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如课余科技竞赛项目等,以及管理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活动。
(6) 校外实践实习: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工作实习。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受限:建议理科学生报考。
我是今年的高三毕业生,想问一下大家深圳大学的法学专业好不好?师资力量如何?
工商管理系创建于1983年,同年开始招收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工商管理专业现设 4 个专业方向: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 2003 ),市场营销专业( 2005 年)。2001 年获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与2002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在校研究生近 34 人。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现在有四个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运作管理,房地产与资源环境管理。工商管理系办学历史长,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现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6名,具有博士学位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6名,许多教师曾留学国外或赴境外作访问学者,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为骨干,学历高,知识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的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系主要为各类赢利组织和非赢利机构培养与国际工商管理教育接轨的实用型或研究型高级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工商界创业者,高级管理精英成才的“摇篮”,同时也为工商管理硕士( MBA ),工商 管理 博士 (DBA) 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大批人才。目前已有近万名本专业毕业生活跃在深圳乃至祖国各地,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成为业务骨干。
工商管理系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有紧密的研究合作关系,今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项目 20 余项,其他多项相关研究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建有商品学实验室和 11 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与国内外高校和学术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本系对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和管理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一门外国语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国际惯例和企业实际运作,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等从事管理、教育和科研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企业运作管理、公司理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会计学、创业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论文)与实训、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具备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技巧,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单位从事管理、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内实践包括实验(如“电子政府”课程)、实训(如“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等;课堂外实践包括专业实习、读书报告、假期见闻(含假期实践)、毕业论文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信息管理及其相关领域工作,能够为国际,特别是深圳现代化建设起骨干作用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web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计算机网络、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安全与保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与实训、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电子商务开发、应用及管理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从事电子商务方面工作,能够为国际特别是深圳现代化建设起骨干作用的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web程序设计、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络营销、网络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模拟实践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与实训、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一门外国语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人事、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胜任企业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人事)管理工作岗位或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事业骨干人才。
主要课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人员招聘与选拔、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绩效管理、薪酬制度与薪酬设计、劳动法与员工关系、人力资源政策分析、职业管理、社会保障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等方式的课内实践环节在各课程内完成;课外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读书报告、假期见闻(含假期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应用性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具备现代营销理念,能熟练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独立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胜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策划等营销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营销学原理、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学、新产品开发、渠道管理、品牌管理、推销学、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国际营销管理、营销咨询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论文)与实训、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的专业介绍
还好吧。
深圳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法律系始建于1983年,与深圳大学同步发展,是国内较早设立的法学类院系之一,曾由中国人民大学骨干教师帮助组建。1997年法律系改建为法学院。著名法学家高铭暄教授和李泽沛教授、董立坤教授等都曾先后担任法学院(系)领导工作。
依靠和发挥地处深圳特区、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学院已经成为以法学为主包含社会学(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并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教学科研单位。已为深圳和国家输送了五千余名法律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目前作为深圳唯一的全日制大学法学院,在校本科生2057人、各类研究生507人。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8人、副教授32人、讲师17人。近半数教师曾分别在世界知名大学留学、进修和交流。另外,学院还常年聘请有外籍法律专业教师任教。学院教师现有19人(次)任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的理事以上职务,12人任广东省各类法学研究会的会长或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人,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
我校法学专业先后获得广东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我校国际法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目前学院除军事法学外,在其它二级法律学科都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和研究梯队。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全部的法律专业硕士点。具体包括: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国际法学科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已连续招收培养了13届硕士研究生;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行政法学三个硕士点于2006年经批准设立和招生;2007年学院开始招收在职法律硕士(JM)和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招收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2010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审批同意,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目前拥有院内硕士生导师49位,校外兼职导师53人。已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656人,累计获得硕士学位者149人。
2009年7月,全国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成立,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门研究基本法的学术机构。2011年荣获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首次设立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同时法学院还拥有七个校级研究机构(包括宪政与人权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所、弱势群体保护研究中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仲裁法研究所、空间政策与法律研究所)。
我院教师近五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各类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2005-2009年承担100多项(仅统计排名第一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项目经费累计签约总额折合人民币539.4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基金项目(含重点)8项、教育部和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31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深圳市等地方政府和其他项目24项、校级项目37项。目前已有我院教师主持的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为优秀。近五年还获得司法部、广东省、中国法学会等颁发的各类科研奖励30多项。
依托省级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我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报考率和就业率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我院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如下:
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资源优良。选修课多、实践性课程多。校级精品课程几乎涵盖了所有法学基础课程。双语课和专业外语课受到广泛重视。聘有外籍教师常年开设多门全外语讲授的专业课。努力实现培养“素质好、基础好、上手快、转型快的事业骨干和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注重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旁听法院庭审、假期社会调研、双休日社会实践、学生法律援助活动等已常态化。学生均须完成为期3个月的专业实习。建立稳定实习联系单位28家,其中10家已签订了长期实习基地协议。聘请知名学者开设系列“学术讲座”。聘请实务界人士主讲的“法律实务精英论坛”已经课程化。教师辅导与学生读书报告相结合的“小经典精读”活动颇具特色。担任兼职律师的教师集体开设的“法律实务实训课程”深受欢迎。组建由校友、家长、法律实务界代表等多方组成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创了本科教学监督管理的新举措。
就业、司考、出国深造及各类大赛成绩喜人。统计数据表明,2005届-2009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9% 。学生每年在国际专业大赛中均有获奖,其中在第八届JESSP国际法模拟法庭赛(中国)大赛中,我院学生代表队获得全国冠军。本科生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稳步提升,2009年达到22 % ,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曾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多项,校级特等奖两项,一、二、三等奖多项。每年还有众多的毕业生到港澳及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2009年人数达到约60余名。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硬件设施完善。学校拥有独立的法律图书专馆,学院拥有可容纳30人的电子信息阅览室。截止2010年5月统计,学校馆藏中外文法律类图书20.4151万册、中文期刊90(种)、外文期刊12(种)、电子数据库56(种)、中文电子期刊88(种)、外文电子期刊638(种)。学院建有300多平方米的法庭科学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总值417万元(截止2010年5月统计);学院还有设备齐全并可容纳350人的模拟法庭等教学设施。
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与发展,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质量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特区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的骨干中坚。法学院已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法学院现任领导]
院长:黄亚英
党委书记:杨献军
副院长:邹平学
副院长:曾月英
党委副书记:阮彬
工商管理(高尔夫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既掌握厚重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适用有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从事高尔夫运动管理和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管理各类高尔夫俱乐部或球会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组织各类高尔夫球赛事活动,以及从事高尔夫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所具备的基本技能。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企业文化、高尔夫概论、现代高尔夫经营管理学、高尔夫历史与文化、高尔夫草坪基础教程、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概论、高尔夫球技术原理、高尔夫球技术实践、高尔夫专业英语、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草坪土壤学、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各专业方向主要课程:(1)高尔夫经营管理方向:高尔夫企业市场营销与策划、体育社会学、体育经纪人概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体育市场调查与研究、高尔夫竞赛组织、旅游学、财务管理、行政事务与公文写作等。(2)高尔夫场地管理方向:现代高尔夫草坪科学、植物生理学、草坪保护学、草坪机械管理、现代高尔夫球场设计学原理、高尔夫球场设计基础、高尔夫球场施工与监理、高尔夫球场灌溉与排水、园林规划与设计、植物学等。(3)高尔夫运动与训练方向:高尔夫运动技能教学与训练、高尔夫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高尔夫实战策略、高尔夫规则与裁判法、高尔夫差点系统与球场评估、高尔夫竞赛组织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见习、实习、社会实践(读书报告与假期见闻)、毕业论文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文来自作者[翁淑慧]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8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翁淑慧”
本文概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领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骨干技术...
文章不错《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