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攻战计,是第十五计。
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出处: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少有为,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
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便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
故事案例和由来
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调虎离山”属于攻战计,是36计中的第15计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81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admin”
本文概览:调虎离山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攻战计,是第十五计。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出处: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少有为,...
文章不错《调虎离山是三十六计第几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