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如下: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拓展知识: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我们首先要掌握其基本概念,这样才能够深入的去了解,很多同学对于知识记忆不是很擅长,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物这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生物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 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 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类的 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初一生物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 详细的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大全
★ 初一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与高频考点总结
★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华知识点汇总
★ 初一生物学上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一生物有趣的知识点
本文来自作者[荒径苔深]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574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荒径苔深”
本文概览:初一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如下:一、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稳定镜身。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3、镜臂:握镜的部位。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
文章不错《初一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