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必备的有:
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六大六块儿大陆是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
中国的四大地区是: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北方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冷冬,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气候是亚热带气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区气候是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天气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雨,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青藏地区气候是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
灵活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如: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生地中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知识又多又杂,那么如何提高地理成绩呢?下面我整理了初中地理中考重点考点,供大家参考!
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理重点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图、生物和生物圈。
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
3、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方向:自西向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中考只是一个门槛,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①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二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三
1、海陆分布大势: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
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介面积最大、北美洲大陆。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面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 *** 半岛。
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本文来自作者[小筠]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546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小筠”
本文概览:考点必备的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六大六块儿大陆是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
文章不错《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_2》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