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措施。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就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科普的对象是人,科普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科普的过程是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武装人,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培养人的过程,科普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功能是通过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普和教育一样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科普工作是国家基础建设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宏大社会工程。”
1.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2.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3.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
4.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和人、科学和社会的交叉点上。
5.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和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
6.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
7.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
8.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9.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10.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11.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社会职能。
12.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识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视其内在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13.在知识信息中含有的四个不同层次(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中,占据最高层次的智能,才是构成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质。
14.而这对身处不同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来自作者[努力啊大诗霜]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522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努力啊大诗霜”
本文概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一代新...
文章不错《什么是科普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