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作品: ?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
儒家:孔子 孟子 ?
法家:韩非子 ?
道家:庄子、列子 ?
墨家:墨子 ?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
二、中国文学之最: ?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
三、文化常识: ?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2、三国:魏、蜀、吴。 ?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
四、诗句与人: ?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五、一句话评书: ?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
六、人的称谓: ?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
七、谦称: ?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
6、 其他自谦词: ?
尊长者自称:在上 ?
晚辈自称:在下 ?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
女子自谦:妾 ?
八、敬称: ?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
2、 对将军:麾下 ?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
贤:称平辈或晚辈。 ?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
死去的帝王:先帝。 ?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
九、特殊称谓: ?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
4、 年龄的称谓: ?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
弱冠:20岁。 ?
而立:30岁。 ?
不惑:40岁。 ?
知天命:50岁。 ?
花甲:60岁。 ?
古稀:70岁。 ?
耄耋:80岁、90岁。 ?
期颐:100岁。 ?
十、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
2、 谪:降职并远调。 ?
3、 拜:授给官职。 ?
4、 授:授予官职。 ?
5、 擢:选拔,提拔。 ?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
7、 罢:罢免、停职。 ?
8、 免:免除官职。 ?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
十一、地理部分: ?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
3、河:黄河。 江:长江 ?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
苏州:姑苏 ?
成都:锦官城 ?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
镇江:京口。 ?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
昆明——春城 ?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
重庆——山城、雾城 ?
拉萨——日光城 ?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
徐州——彭城 ?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
十二、天文部分: ?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
2、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
4、 传统节日。 ?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
寒食,清明前2、3天。 ?
重阳,九月初九。 ?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
中秋,八月十五。 ?
5、纪年法。 ?
(1) 公元纪年法。 ?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
6、纪月法(不常见,略)。 ?
7、纪日法。 ?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
8、 纪时法。 ?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急需一篇孙子兵法第三段用组织行为学知识写的读后感
逢敌必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的主题很好,是我看到过最好的一部电视剧。
《亮剑》
——血性男儿必看之作,英雄豪杰务持之魂
从最初的欣赏,喜欢,到现在的感动。感动于李云龙和楚云飞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感动赵刚和李云龙之间的兄弟情谊。
此片一扫近些年来花样美男的阴柔,歌颂的是那些战争年代的硬汉形象,这也正是现今人们追求中性美的年代所缺乏的。铮铮铁骨,剑气逼人,不管文人还是武者,都应具有这样的精神。心中顿时畅快无比。
初识李云龙,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形象跃然于荧幕之上,高兴时哈哈大笑,愤怒时拍板凳掀桌子甚至于对战士又打又骂,就是这样一个被政委称之为土匪的团长,牵动了全团所有人崇拜的目光。甚至于重伤时战士们拿枪威胁医生。可就是这么一群战士,听到政委赵刚的训斥竟然一声不吭。赵刚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英雄形象,然而谁又能说他不是英雄?他使得英雄折服,使得英雄带出来的英雄尊敬。战争中的英雄,也可以是文人。这是怎样一种人格魅力,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他们不可否认地成为了英雄。
英雄惜英雄,在另一个战营,另一个文化阶层的英雄楚云飞与他成了好友。只可惜好景不长,内战开始,各为其主,战场上两人竟同时负伤,醒来后却都牵挂着对方,为对方的恢复而欢喜,铁血男儿,要的就是这样的友谊,就算死在对方的枪下,也还是朋友。
说起楚云飞,更多想起的是那句话“湘江水去楚云飞”。不知有无其它出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红楼梦》中湘云的判词,于是,一幅天长水阔的景色中带上了一抹凄楚,于是,再次看到楚云飞这个经常皱着眉头的角色,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伤感,于是,想起了三国时的周瑜,想起了“既生瑜,何生亮”。然而楚云飞毕竟不是那么小的气量,对李云龙也是一而再地容忍,哪怕是李云龙拿了他一个营的兵械。听着几近无赖的狡辩,看着貌似谄媚的笑脸,他楚云飞还能说什么?只有讥讽几句了事。谁让他们是朋友,谁让他们是不同战壕中的朋友。
天,也只能叹息。万幸,决战之后他们都活了下来。然而,生与死,何为幸?当看着楚云飞无限寂寥地捧起一抔祖国的泥土默然转身,风掀起衣角,这是幸还是不幸?当看着赵刚对李云龙坚定而苦涩地诉说着自己对国家前景的思虑,这是幸还是不幸?所幸的只有电视剧没有将小说演完,让我不至于看到赵刚的去世;不幸的是剧中早已点出了赵刚的悲剧结局。心中只有痛。
如果说李云龙与楚云飞之间的情谊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那么他和赵刚之间的感情便是肝胆相照的手足之情。两人初见,都是一肚子的不愉快,桀骜不驯的团长看不起念书的“小秀才”,燕园的高材生愤怒于团长的目中无人。然而战场上小秀才的远程狙击让团长刮目相看,小路上团长的坦诚认错让政委心下释然。从此,团长和政委,再也分不开。一个桀骜,一个儒雅;一个粗犷中显着细心,一个心细处透着豪放。两种互补的性格,两个肝胆相照的兄弟。
政委重伤,团长亲自背负,昔日铁血汉子竟已话语呜咽,老婆没了,和尚死了,最牵挂的政委昏迷了二十多天,再是铁打的汉子也会掉泪。思念爱人,痛悼警卫,然而最牵心的依旧是那个高兴了一起喝酒不高兴了与他指着鼻子对骂的政委,“一句话,我老李离不开你”,听见了,潸然泪下。
“我李云龙是谁?有谁敢跟老子发脾气,有谁敢揍我,就连酒都从来只有别人给老子倒的份儿。可你老赵来了,老子就得拿着酒瓶子给你倒酒,听你的训,你还敢揍我,可揍就揍了,老子还就得认了。”听者会心一笑。一分钟前掀了桌子,互相瞪瞪眼睛换两只碗依旧干杯。真的很佩服男人间这种感情,是兄弟,是朋友,是默契,是肝胆相照。
李云龙重伤昏迷,一向内敛的赵刚竟然失声痛哭:“求求你醒过来,我赵刚离不开你”。转身离去时,老友送的军乐队正在欢快地演奏。泪水又一次不争气地落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能让一个不羡文化的长官去关注一个被俘的军乐队,能让一个沉着内敛的儒雅之人泪流满面。
我不懂,然而我向往。
何时亮剑? 《亮剑》一书因电视剧集的热播而红了。但据说作者都梁并不以此为荣。我也是因为剧集的吸引才看了此书。看剧集时,虽则感动,但也只是湿了眼眶,掩卷,却发现眼泪早已夺眶而出。慢慢理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书的前段故事基本都已经被收入剧情,读来只是感觉熟悉的振奋。那戎马岁月中的血性男儿们,让我无限的崇敬向往。剑拔弩张自有情,亮节高风一笑中。那个时代让主角们肆情肆意,为了自由而抛颅洒血不皱眉。可是,光有那些,他们就一定是英雄吗?主角李云龙,在前半书中,充其量是个草莽英雄,他对于自由的理解,还在很浅表的阶段;对于生命的追求,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反应中。狭路相逢勇者胜!在生存是第一要素的年代,他活得很尽情。
但真正让他成为英雄的,还是书的后半段,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收进剧集的。他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在认识这个新的世界,最终直面了那惨淡的人生,明白了许多事情和勇猛无关。他终于开始思索,开始醒觉,也有过反抗。但纵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改变时代的悲剧。当亲人和朋友一个个被吞噬,他最终绝望,选择了以死抗争。他的死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电视剧把这个过程腰斩,使这个人物成了一个半吊子的英雄,难怪作者会极其不满。
也许书中自始至终能称得上英雄的,就是赵刚了。学识博而不僵,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为人谦而不懦,既有激情,又不乏温情。他的刚,包含在柔中,他的剑,藏在心中。他是清醒的,清醒让他痛苦,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斗争,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李云龙最初也许并没有什么祟高的信念,是赵刚和许多人慢慢地影响了他,包括他那个被他认为迂腐,实则刚直不阿的岳父。最终,也是这些人的死让他最终看清了自己和那个世界。在这最后的狭路中,他选择了以死为勇,亮出了生命的剑,给了世界一击。
《亮剑》读后感
最近看了几集根据都梁的军旅小说《亮剑》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被电视剧里主人公李云龙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所振颤,于是心里一热,就找来了《亮剑》这部小说,原汁原味的欣赏一翻。
看完以后也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翻,这是一部宏扬无产阶级革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小说,本片有着较强艺术风格与文学品味,同时又是一部制作精良具有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战争题材。与以往渲染美感和壮烈的战争题材小说不同,《亮剑》不打算消解战争的真实和残酷,《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小说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片中刻画出了一个可以媲美“石光荣”、“姜大牙”的军人李云龙,他身经百战,性情暴烈,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的气势。这里八路军不再是攻无不克的神兵天将,而是打得漂亮说得明白的人间铁军。
中国人强调仁,包括对敌手。所以大敌当前,很多人逃之夭夭并美其名曰:保存实力。但李云龙说:“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叫做亮剑”。
和平年代的亮剑精神,应该是强国面前不卑不亢的国家形象,应该是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民族风貌;应该是敢于攀登,善于啃硬骨头的不畏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振兴中华作为己任,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祖国竭尽全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中华民族必将岿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们以命相搏,但,英雄主义精神绝不能丢!亮剑,是在金钱权势面前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亮剑,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猛攻;亮剑,是在国内国际经贸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寸利必争;亮剑,是在思想领域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坚定不动摇;亮剑,就是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艰辛,我们都敢于面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
血性男儿,勇于亮剑。于今而言,在中国大地,英雄主义精神,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不能把历史忘记,更不能把党一脉相承的精神忘记!
水浒传第十九回读后感
拿破仑说:“倘若我早日见到《孙子兵法》这本书,我是不会失败的”。美国亚马逊网站评论说,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可见《孙子兵法》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不单可应用于军事领域,还可以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近几年有关《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的讲座到处可见。商会这次组织同学读《孙子兵法》,研究兵道、研究商道,我反复阅读,觉得这篇读书报告较难下手,从何写起呢……?读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并参考了有关书籍,下面我试把十三篇和企业经营管理做一些联系。始计第一,五事中,道列其首,从军队角度理解为治军方略。从企业角度我理解为企业整体经营理念。军队有军队的价值观,企业应有企业的价值观。要有总体规划,整体战略目标,一定要有战略的高度。前段时间,应商会号召读了《商道》一书,文中主人翁林尚沃的为人,做事有很高的境界。有他的“道”,而且“度”把握得非常好,读后启发很大。首先,他知道,他要的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对任何事都有规划,有前瞻性,有悟性。特别在关键时刻,他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把握时机,最终成为韩国的一代商人。人有人道,经商有商道,军队有兵道,人们不得不遵循。作战第二,从军队的角度理解为动员方针。从企业角度理解为整体经营方针。谋攻第三,从军队的角度理解为战争谋略,从企业的角度理解为经营管理策略。军形第四,从军队角度理解为战争原则,从企业的角度理解为经营管理原则。兵势第五,从军队角度理解为战争艺术,从企业的角度理解为企业经营艺术。虚实第六,从军队角度理解为机动作战,从企业的角度理解为企业权变管理。军争第七,从军队角度理解为作战法则,从企业角度理解为企业竞争法则。九变第八,从军队角度理解为统帅术,从企业角度理解为人才运用术。行军第九,从军队角度理解为用兵术,从企业角度理解为领导统帅术。地形第十,从军队角度理解为地形学,从企业角度理解为经营环境整合术。九地第十一,从军队角度理解为地略学,从企业角度理解为经营环境活用术。火攻第十二,从军队角度理解为火力战,从企业角度理解为竞争管理。用间第十三,从军队角度理解为情报战,从企业角度理解为商用情报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引用《孙子兵法》以下原理:先知原理、计划原理、自然原理,求已原理、全存原理、主动原理、利动原理、迅速原理,秘密原理、变化原理等等。从领导力方面《孙子兵法》,给我以下启发:1. 要增强沟通观念,建立共识。2. 培养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创造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3. 视员工如兄弟。打造企业为家庭、学校、军队的状态。4. 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没有一致性,就是最大的破坏性。5. 加强训练,严求成果。育人靠文化,用人靠制度,竞争是核心,培训是基础。6. 加强制度管理,提高执行力,不要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7. 应冷静理性,不情绪化和感情用事,以企业目标及整体利益为重。8. 协助他人成长,为他人负责,敢于承担责任。9. 运用组织的力量,善用身边资源。10. 容忍一个人,害了一批人。11. 三份额外薪水:①严格要求自己;②多做份外事;③领导给你出难题。12. 目标与自律,吃苦与坚持,快乐与激情。13. 品格决定宗旨,性格决定命运,坚毅决定成败,奉献才能致远。14. 先团队,后个人,集体利益为重。15. 养成一丝不苟的作风,将本职工作做到完美无缺的原则。从营销方面《孙子兵法》得到以下启发:1. 要以顾客满意及感动为营销目标。2. 运用策略性营销。3. 运用计划性营销。4. 以成本、品质、服务、公司形象、个人形象作为公司之本。5. 课程不断研发,推陈出新。6. 选准区域市场。7. 集中资源,做活做透。8. 努力创造竞争优势。9. 强化训练,加强产品市场知识。10. 充实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人格修养。11. 充分搜集同行业及竞争者的资料。12. 建立良好顾客关系。13. 提供最佳售前、售中、售后服务。14. 采取积极互动的方法。15. 妥善规划客户。16. 以成果为导向。从降低成本创造管理利润方面《孙子兵法》得到以下启发:1. 一定要运用降低成本来创造管理利润。2. 花费的目的是要创造更大的利润。3. 杜绝浪费,提高成果。4. 管理到位,提高执行力。5. 第一次就做好,不返工,不浪费资源。6. 事事追根问到底,即时回馈,及时改善。7. 建立定时的总结制度。8. 分析影响因素,和不良原因,迅速提出管理方案和解决对策。读《孙子兵法》,在不同时候,不同心境、不同层次所领悟也有所不同。反复阅读,有不同的体会。我个人看法《孙子兵法》应是管理者的必读教材。读了《孙子兵法》,那么,如何应用于经营管理呢?作战篇中说:善用兵者,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然而就地取食,以战养战也是古代用兵常采用的策略,现代有的运用得非常好。比如奥运会最早之前都是赔钱的,没有国家愿意举办,然而美国的尤伯罗斯却看到了无限商机,他利用了以会养会的方式,拉赞助卖播映权,不但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而由此大赚一把。所以自1984年以来,奥运会的主办权成为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1984年,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洛杉矶举行,尤伯罗斯就任洛杉矶奥委会组委会主席,主持筹办洛杉矶奥运会。尤伯罗斯应聘经营奥运会不久就公开宣称,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尤伯罗斯夸下如此海口,使不少举办过奥运会的人士目瞪口呆。众所周知,举办现代奥运会是财政上的一场灾难。自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奢华和浪费,成为举力奥运会的一种时髦和趋势。举办一次奥运会要几亿美元的投入,已属于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尤伯罗斯如此说法,难怪人们不敢相信了。其实尤伯罗斯绝不是口出狂言。他已成竹在胸。尤伯罗斯查阅了历届奥运会举办情况的资料,他看到,前几届奥运会之所以耗资巨大、亏损严重,主要是由于必须要负担庞大的建筑设施成本。他看到洛杉矶有现成的各种运动场地,同时,这里三所大学的学生宿舍可以作为选手下榻的奥运村,所有这些基本的大宗项目几乎都不必另行建设。剩下的就是如何充实一些必要的设施了。尤伯罗斯决定实行各个项目直接由赞助设施的办法。与经济界的赞助者打交道是尤伯罗斯的拿手好戏。尤伯罗斯亲自谈判一宗宗赞助合同,运用他的推销才能,挑起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一开始,尤伯罗斯首先对赞助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些听起来苛刻的要求非但没有吓走赞助者,反而对赞助者具有了更大的诱惑性,结果是赞助者纷纷前来,一时间赞助成了一大热门。其中索斯兰公司最急于加入赞助者的队伍,甚至还没搞清它要赞助的一座室内赛车场是什么模式,便答应了组委会提出的条件。最后,尤伯罗斯以5个赞助者选1个的比例选定了30家赞助厂商。这些赞助单位都欣然应允将使洛杉矶奥运会拥有最先进的体育设施。数额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尤伯罗斯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做成的。尤伯罗斯实行了美国三大电视网争夺独家播映权的办法,使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出资2.25亿美元夺得播映权。尤伯罗斯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广播电台免费转播体育比赛的惯例被打破了。1984年奥运会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这不但表现在财政上有所盈余,更表现于这届奥运会是奥林匹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尤伯罗斯以经营企业的手法筹办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以后的历届奥运会也深深地打上了尤伯罗斯的印记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胜于易胜者。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这是第三段,它着重说明遵循“胜可知不可为”观点下如何做好预知胜利(知胜)工作这一第三个问题。孙子是从“预见胜利”与“交战胜利”之间的关系来说明预知胜利的。关系中前者叫“见胜”,后者叫“战胜”,孙子说,预见的胜利不过是众人也可以预先了解到的;取得交战胜利,都让世人称道,这样的“见胜”和“战胜”都不是好当中最好的。古时候所谓善于战斗的人,他们所预见的胜利,是属于付诸实践的时候容易取得交战胜利的那一类。所以,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预见的胜利,是没有多睿智的名声,付诸实践时取得交战胜利也不会被认为有多大的英勇功绩;因而,他作战取得“交战胜利”就不会出现差池,之所以“不会出现差池”是因为他所采取的举措一定能取得胜利,可以战胜已经露出失败迹象的敌人。 可见,孙子讲的“败”是对敌方露出了“败之形”状态的描述,它是对敌方形之间隙的敏锐观察结果。言外之意就是“敌之形在变化之中,当形出现间隙的时候,敌方才叫“败兵”,其它时间不叫“败兵”,也不叫“胜兵”,因为“胜”与“败”还没被察觉出来。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概括:晁盖一伙诱敌深入,全歼追捕官兵。
林冲拜访上山好汉,吴用激林冲。
好汉聚会,林冲杀死王伦。
登场无
引用: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阮小五嘲歌。阮小五是不屑于种田的,这是好汉的共同特点。青苗指代食,麻是麻布原料,古代平民衣服常用,广泛种植。
晁盖一伙诱敌深入。何涛等人陷在芦苇荡里,迷路,放人出去探路就失踪,有焦急,有暗暗的恐怖。何涛等人的错误在于轻敌。
晁盖一伙的计划极尽战争艺术。芦苇荡是主场优势地形,引诱出何涛,切断敌人指挥,呼风唤雨,官兵身边的淤泥是天然陷阱。不过赤壁对付80万曹军的火计,模仿过来对付500官兵,晁盖一伙算是微成本翻拍大戏。(周都督不服,赶紧清明给子孙捎句话,告晁盖侵犯知识产权。)
这次作战方案是谁想出来的?吴用只占了一部分,吴用先行离开,押送辎重,他有对阮家兄弟吩咐。战胜归来,吴用问作战细节,可见并不是他制定全盘作战。水浒里武人多,谋士少,很多事都是众人头脑风暴,下级呈递意见,例如十七回曹正构思打二龙山的计划。这次作战三阮和公孙胜都充分发挥特长,我认为,作战计划也是众好汉智慧的结晶,吴导演制定剧本大纲,众演员商量台词细节。
辅助作战的“庄家”会打鱼,可见不全是晁盖庄客。他们应当是倾慕梁山的兼职杀人劫财的渔夫。和三阮是同道中人,没有上下级关系。何涛嘴里的石碣村“闲常时也兀自劫了人,莫说如今又添了那一伙强人在里面。”可以应证石碣村势力复杂。
500官兵自然只是晁盖的小菜,但这是好汉第一次对抗官军。
引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卤,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
晁盖自称不读书,我认为是读书少,没有深入钻研。他这句话文绉绉,谦让,懂礼数。晁盖能当保正,村长,交际广,尊重吴用这个知识分子,社会经验丰富。吴用评价晁盖性直,勇敢,没错,但晁盖有时迟钝“装傻”是为了给吴用加戏。
林冲拜见晁盖一伙。这是情节需要,不合理。林冲11回自称朴忠,他不会主动起意去拉帮结派。
分析林冲与晁盖形势,林冲能在梁山呆下去,他以前能屈居高太尉手下,现在相当于换了个公司,换了个上司王伦。当然,林冲上山前的经历可能让他改变,但晁盖的处境太不利了,他们寄居人下,无立锥之地。应当是吴用主动去“启发”,挑唆林冲,怎么反客为主,林冲主动来当晁盖的刀子呢。林冲自己也说他和晁盖没有交情呢。
(林冲主动贴上来当刀子,吴用把刀磨快。1先与林教头套近乎。2再把林冲推到山寨头领,引起林冲对王伦的不满。装傻充楞,引林冲说坏话。3执意假装要走,不愿破坏山寨和气,像是夹在林冲王伦之间的小三,装出受害者的模样。林冲一再挽留,像是地方知府被钦差视察,招待不周,连连致歉。)
(林冲火并。以王伦视角评价火并一事,叛徒林冲勾结外客晁盖,夺取自己的根据地和领袖位置。类似刘备占了刘璋益州。但王伦是先起意猜忌的一方,这对水寨火并造成了坏影响。中国古代,君对臣有疑心,臣子出于自保,往往被逼造反,把疑心落实。)
王伦请晁盖到山南水寨,显示见外,轻视晁盖。
吴导演编排火并大戏。在吴导演的指导下,原本热心表演事业的晁盖六人演技成熟。请看水寨“江湖单挑,旁人不要插手”大戏,晁盖一伙拉偏假,阴险害死了王伦。
本文来自作者[邱红毅]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511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邱红毅”
本文概览: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
文章不错《《战争艺术》读后摘抄大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