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和Rz的区别?

Ra和Rz都是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光洁度,但它们的计算方法和意义略有不同。

Ra是表面平均粗糙度参数,是指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表面离开其平均线的高度的平均值。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高度值的绝对值相加,再求平均数。Ra通常用于描述相对光滑的表面,例如磨光的金属表面。

Rz是峰谷平均粗糙度参数,是指一定长度范围内,表面最高峰和最深谷之间的平均值。它的计算方法是选取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最高峰和最深谷,求它们之间的距离,然后取多个这样的距离值的平均值。Rz通常用于描述比较粗糙的表面,例如木材、混凝土等。

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因此,同一表面的Ra值和Rz值也会有所不同。Ra和Rz虽然都是表面粗糙度参数,但在工程设计中,选择哪个参数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汽车制造中,通常会使用Ra值来描述车身表面的光洁度,而在机械加工和钣金加工中,通常会使用Rz值来评估表面质量。

Ra和Rz的区别:

1、使用广泛度不同:

Ra是最主要的评定参数,Rz一般只用来表示比较短小的表面。在实际加工的表示中,用Ra来表示粗糙度比Rz常见。

2、计算方式不同:

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Z,所以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记为Ra。Rz是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扩展资料: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lr)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的数目越多,Ra越准确。

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在幅度参数常用范围内优先选用Ra 。在2006年以前国家标准中还有一个评定参数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Rz表示,轮廓最大高度用Ry表示,在2006年以后国家标准中取消了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采用Rz表示轮廓最大高度。

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表面粗糙度

本文来自作者[乍然离场]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5103.html

(2)
乍然离场的头像乍然离场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乍然离场的头像
    乍然离场 2025年10月22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乍然离场”

  • 乍然离场
    乍然离场 2025年10月22日

    本文概览:Ra和Rz都是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光洁度,但它们的计算方法和意义略有不同。Ra是表面平均粗糙度参数,是指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表面离开其平均线的高度的平均值。它的计...

  • 乍然离场
    用户102212 2025年10月22日

    文章不错《Ra和Rz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