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 谣言

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关于造谣?杨振宁去世?这件事情的开始以及结尾了,在官方作出回复之后,该名单为甚至是非常搞笑的在网上做出了自我惩罚,也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了道歉,但是很多网友依旧不买账,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杨振宁的特殊身份,因为杨振宁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贡献,就是和那些英雄一样的,他们理应得到尊重,而不是被别人拿到网络上肆意评论,甚至是造谣去世的消息。不知道大家了解杨正宁吗?让我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了解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9月?),1922年9月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信看完相关信息大家已经对他有所了解了,他对于我们国家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而且一直在为国家作出贡献,所以这样的造谣是不应该出现在他的身上的,毕竟像这种有成就的人他们应该一直存在,而不是随着历史消失。

二、我们应该怎样引以为戒。

这件事情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人一个非常严厉的警告,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肆意的乱造谣,认为这样并不会有什么错,只是发表了一下言论而已,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你不知道你随意造谣的事情会给其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甚至是造成他人的生命、名誉损害,产生的后果是无可计量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随意造谣,也不要轻信一些谣言。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那些谣言的呢?

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他的父亲关系如何?断绝关系是否谣言?

传播杨振宁逝世谣言的微博账号。被禁言90天。网友纷纷表示活该!俗话说的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虚拟的网络世界给了我们可以发表言论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没有根据的瞎传谣言。在社交平台上,经常有一些营销号没有事实根据的捏造事实真相。他们为了吸引流量,大多数会捏造关于明星以及网红的事情。有些性质恶劣的营销号甚至会对一些历史人物和科学家造谣。前段时间就有一个跑者子牛的账号,在微博上捏造关于杨振宁先生逝世的消息。之后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回应了这是假的,杨振宁先生的身体现在是十分健康的。随后这个账号也为自己做出的谣言道歉,并且书写了道歉信,而且宣布要停博三个月。但是他并没有说到做到,一直在更新微博。直到微博宣布以后把这个账号禁言90天。杨振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杨先生出生于1922年。如今已经2021年了,他即将要成为百岁老人了。但是他的身体依旧十分健康。这个微博账号的谣言是十分不恰当的。是对杨振宁的先生的不尊敬。在网友们知道他造谣以后,纷纷对他进行指责。虽然微博已经禁言他90天,但是很多网友觉得,这并不足够。希望能够把这个账号做封号处理。我觉得这个人的行为是十分恶劣的。说话是要讲证据的,他作为一个拥有不少粉丝量的博主,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如果不依据事实而随便造谣的话。会对当事者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像杨振宁老先生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人们更加不能允许他的随意造谣。想要吸引流量,可以好好经营自己的账号,做出好的内容。而不是哗众取宠,随意造谣。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在2017年9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列举了杨振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贡献,关于"杨振宁父子断绝关系"的谣言,朱邦芬院士辟谣如下:

他在文章《父亲与我》里写道,?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指杨振宁父亲)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杨振宁和他父亲一直父子情深,杨武之从未对杨振宁加入美国籍说过什么,更没有写过什么,这句话只是杨振宁自己内心的感觉。

说杨振宁父子?断绝关系?,这明显就是一个谣言。但是这个谣言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澄清。据环球网调查,最早散布谣言,说杨振宁父子断绝关系的,是一篇所谓《清华怒斥》的文章,但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境外人士。通过技术手段,发现最早的这篇文章IP在台湾地区,属于没有营养的水货网文,由知名日人加藤清一主笔,假借《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之口(贺延光在他的微博上,对此事做出过公开澄清,否认他写过批判杨振宁的文章),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杨振宁先生进行了造谣诽谤。比如,谣文捏造杨振宁父亲杨武之与杨振宁"断绝关系"。这样的没有任何事实的低级谣言,被某些自媒体转载。

《清华怒斥》的原文捏造说:

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杨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视为不孝。?

而事实真相是:

杨振宁和他父亲关系一直很好,据公开的资料看,1957-1960年杨振宁三次和父亲见面,在周总理的关心下,60年代后每年暑假都要与杨振宁的母亲飞往日内瓦与杨振宁一家团聚。从杨振宁加入美籍,直到1971年以前,他们的联系就没有中断过,父子会面至少10多次(中国***新闻网:《杨振宁四次回国探亲 揭与岳父杜聿明相见秘闻》),何来有些谣言中说的?断绝关系??1971年杨振宁访华,又与父亲见面,他父亲高兴的对周总理说:?他就听我的。?1972年又探望了生病中的父亲,他父亲非常高兴。之后,他们一直保持书信来往不绝,在很多公开的重大场合又见面多次,直至他父亲去世,杨振宁也回国奔丧,人证物证俱在。

那么,?父亲一直不原谅我?的真相是什么?据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研究员黄庆桥调查,原来,这句话最早是杨振宁在他的本人自传里面说的。这,足见杨振宁的襟怀坦荡。

如果杨振宁不说这句话,别人就不可能知道这个事情,因为:

在所有的人物传记、新闻报道、私人书信、亲友见证、旁人记叙中,杨振宁的父亲自始至终对杨振宁的决定没有说过一句话的怨言,而?父亲没有原谅我?是杨振宁自己的心理活动。

杨振宁的父亲对杨振宁加入美籍不能回国肯定是遗憾的,但与儿子断绝关系则是居心叵测的境外反炎黄网站的谣言。

(杨武之全家合影,摄于1960年)

从相关文献和证言的描述看,1960年代杨武之夫妇在欧洲与杨振宁团聚,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亲历了大陆的一系列运动,坚决反对儿子回国,其父杨武之一方面希望他回国,一方面又害怕影响儿子的科学研究,内心是尴尬的、矛盾的。杨振宁的母亲对杨武之说:?你不要误导儿子,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站排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杨武之回到中国后,对他的孩子们说:?你母亲反对你大哥(杨振宁)二哥他们回到中国来,说回来不但得不到诺贝尔奖,而且还会受到冲击,我心里想你母亲说的是对的,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又说:?我现在很矛盾,国内各方面有些失序,我怎能劝说杨振宁回国来呢?他回国来怎么还能继续做研究??

杨振宁的二弟杨振平参加了1960、1962年在日内瓦与父母的团聚,他回忆说:?父亲希望能争取已经在物理学界成名的大哥回中国。大哥虽然非常愿意替中国服务,可是觉得中国当时的情况不利于他的个人的学术进展。回去之后,科研工作很可能有停滞的现象。他才40岁,如果继续在美国做研究,将来对中国的作用和增进中美科学界的关系恐怕会更有效果。父亲对儿子的看法也觉得有些道理。因此他心理上有点矛盾。?(来源:黄庆桥《杨振宁回国记》)但到了捏造出来的?作者贺延光?的笔下,就完全变了个味,凭空捏造出断绝关系的谣言。

(杨振宁1980年即开始在兰州大学授课,照片摄于1981年)

(杨振宁在兰州大学)

退回来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孝顺老人,指子女晚辈保障对父母长辈的物质生活之充裕,关爱老人是否健康长寿,绝对不是指政治倾向与意识形态,更不是指加入某一国的国籍。现代文明社会早已不是18世纪?朕即国家,出国即叛君父?的封建独裁愚昧时代,自由移民是成年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个人完全拥有定居某一国之决定权,即使是杨振宁的父亲也只有建议权,不能强迫其个人意志,定居在哪里与所谓的?不孝?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这是朱邦芬院士,是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的同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在2017年9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列举了杨振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贡献,关于"杨振宁父子断绝关系"的谣言,朱邦芬院士辟谣如下:

他在文章《父亲与我》里写道,?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指杨振宁父亲)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杨振宁和他父亲一直父子情深,杨武之从未对杨振宁加入美国籍说过什么,更没有写过什么,这句话只是杨振宁自己内心的感觉。我以为只有率真、坦诚的人才会把对自己形象有损且不为人知的内心独白揭示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也是为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依据公开的资料所知,杨振宁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该研究院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汇聚众多国际一流学者。他还是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办人,该研究室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据周光召院士: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副)校长。

他是1971年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在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互相了解、促进中美建交、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拉巨额科研经费,私人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无偿协助建设实验室几十座?(南开大学葛墨林院士语),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语)?。杨振宁还个人捐献至少740美金以上给清华大学,用于引进人才。

杨振宁还邀请、安排林家翘、聂华桐、姚期智、张首晟等多位世界顶级科学家到中国工作,其中做到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就有7人。杨振宁还一手促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建和第四代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的大项目在中国落户。据三联总编辑李昕介绍,杨振宁还与恢复高考有关,而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本文来自作者[墨轩轩]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4826.html

(5)
墨轩轩的头像墨轩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墨轩轩的头像
    墨轩轩 2025年10月18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墨轩轩”

  • 墨轩轩
    墨轩轩 2025年10月18日

    本文概览: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关于造谣?杨振宁去世?这件事情的开始以及结尾了,在官方作出回复之后,该名单为甚至是非常搞笑的在网上做出了自我惩罚,也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了道歉,但是很多网友依...

  • 墨轩轩
    用户101804 2025年10月18日

    文章不错《杨振宁 谣言》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