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D调最常用。
说明:
D调是最常见的调,因为它上手速度快,适合初学者学习。许多简单的曲子如《田园春色》《西藏舞曲》《凤阳花鼓》《满堂红》《摘椒》等都是以D调为主。
二胡介绍:
二胡(拼音:Erhu),是唐代由西域胡人传过来的弦乐器,来自北方的奚部落,因此又称“胡琴”。后来,胡琴发展出了二胡、中胡、京胡、坠胡、板胡等十几个品种,二胡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
历史沿革:
起源: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中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原本叫“嵇琴”和“奚琴”。最早记载嵇琴的文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诗》:“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
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胡琴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总称。
二胡的基本构造:
1、琴筒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一般用乌木,红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
2、琴皮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一般是蟒皮,蛇皮是最低级的二胡琴皮。蛇皮鳞纹细密,纹路排列规则,并富有韧性,但质地较薄。音质易受气候、室温等因素的影响。蟒皮鳞纹粗而平整,色彩对比协调,厚度适宜而有弹性,发音共鸣较好。
二胡好听的曲子,10天能练得见人的。抒情一类的
初学二胡可以选用技能类的曲目,帮助自己掌握各类左右手的打音、揉弦、滑音、快慢弓、顿跳弓、换弦练习等。
一、练习曲按照其功能来分为:
1、技能类:这类曲目帮助你掌握各类左右手的打音、揉弦、滑音、快慢弓、顿跳弓、换弦练习等。对初学者在各类的练习中选择一段即可,不要面面俱到,书要越读越薄。有了一点基础的胡友可采取缺啥补啥,不必十全大补,费时伤脑。
2、音准类:这类练习是拔高一个层次,在各种技能初步掌握的情况下,音准是个永恒的问题。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无知。即对音阶的尺度、特别是高音区是北大荒,鲜去浏览,这样不犯错才怪。正确才是偶尔的事。对此类的错误选择“各调练习”尤其是平时较为生疏的A 、C、降 B调的高音练习。二是知而滑边。十次有八次对,头一次不成功,两三次以后,才能复位。这就要多练。
3、铺垫类:这类练习曲是综合类的,主要的作用是演出前活活手,练琴以前开开路,独奏曲攻一下节点等。这类曲目要选择名人经典的,好听也容易记住。
二、 常用练习曲推荐:
长弓:江河水引子、一枝花慢板
一弓多音:江南春色前面、苦闷之呕
高音:春天快弓、梁祝高音部分、
半音练习:野蜂、无穷动部分
跳弓:霍拉、查尔达什
强弱:空山鸟语
连顿弓:浏阳河
快弓:远方的客人、茉莉花、杨柳青等
激情:阿拉木汗、美丽的姑娘
打音:江南旋律
垫指:扬州小调
揉弦变化:小河淌水
二胡必练的三个曲子
《斯卡布罗集市》 这首曲子用二胡演奏还不错,蛮好听的,而且不难的。是国外风格的,主旋律比较有个性,你可以试试这个。
《茉莉花》,《菊花台》这两首曲子比较简单一些,网上有相应的二胡谱子,你可以下载一下即……
另外呢,如果你是初学者,最好先从二胡的基本功开始练起,这样有助于指法与弓法的提升,谢谢!
黄江琴的《二胡-有谁共鸣》这首专辑,也是不错的,你可以听听~
《美丽的神话》与《回梦游仙》也都挺简单的,如果是临时演出要用的话,这几首曲子都挺好的。
最后,祝你好运~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你还可以问我的,我知无不言~
二胡必练的三个曲子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
1、《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
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
2、《良宵》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
3、《听松》
《听松》由华彦钧(阿炳)曲。相传宋朝时候,兀术被岳飞打败、狼狈逃窜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
《听松》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作者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扬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曲调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结构前后对称、主体突出。
拉二胡的注意事项
一些演奏者在拉琴时换把的动作往往显得机械僵硬和疲软懈怠,这些不协调的动作所产生的后果是按音位置不稳定、音准无把握以及音乐的表情不到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换把动作的原理不甚明确。
有的演奏者换把时以手和手指的动作为主导,结果导致动作笨拙和僵硬,影响了音乐旋律的自然衔接和按音时音准的稳定。
还有的演奏者在换把时以手腕的上下凹凸动作为主,不但动作显得机械疲软,而且音的衔接由于过分的粘滞而不连贯,同时在快板旋律中也明显的影响了动作的速度。
正确的换把方法应该是以小臂为动作的主导部位、手和手指协同动作,最终以“运动链”式的过渡完成细致的动作过程,使音乐的旋律得已顺利的衔接。
本文来自作者[花开浅夏]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479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花开浅夏”
本文概览:二胡D调最常用。说明:D调是最常见的调,因为它上手速度快,适合初学者学习。许多简单的曲子如《田园春色》《西藏舞曲》《凤阳花鼓》《满堂红》《摘椒》等都是以D调为主。二胡介绍:二胡...
文章不错《二胡哪个调最常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