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出自:己亥杂诗·其五
原文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扩展资料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评析]以“白日斜”“天涯”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心情的痛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二句用来比喻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诗歌的三、四两句抒发诗人的即使辞官归隐,也要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志愿或志向,这两句诗包含的哲理是:“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评析]形象、贴切地展示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全诗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全诗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诗的首句使用了一个重词“浩荡”来形容深深的离愁,写诗人心中的离愁有如江海浩浩荡荡,无边无涯,加上西斜的“白日”给苍茫的大地笼罩了一层凄苦的色调。在这种背景的衬托下,一位满怀离愁的诗人一边策马一边吟诗向天涯走去,浓重地渲染了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
后两句诗人触景生情,代花言情,表明自己没有沉浸在“浩荡离愁”之中一蹶不振,而是要“化作春泥”护养鲜花,贡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两句看似写花,实际是写诗人的心声。
全诗采用的是典型的移情于物的写法,构思新巧,形象贴切,意境深远,语言通俗而生动。尤其是“落红不是无情物”两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使诗人满腔的爱国爱民激情,变成人们易于领会的优美诗句,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和引用。
本文来自作者[彬琴]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4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彬琴”
本文概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出自: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文章不错《己亥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