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_1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1

  活动目标

 学习7的组成与分解,掌握7的6种分合式。

 能根据分合式推算出7的加减算式。

 理解7的组成中的互换和互补规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6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课件准备:“男孩女孩”情景;“男孩女孩分组”情景;“分合式”情景。

 材料准备:1~6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出示情景“男孩女孩”,引导幼儿理解7的组成与分解。

 ——这里有几位小朋友?

 ——如果把这7位小朋友分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1个男生、6个女生;2个穿红衣服的、5个穿绿衣服的;3个高个子的、4个矮个子的;4个长头发、3个短头发)

 出示情景“男孩女孩分组”,帮助幼儿认知部分数的互换和互补关系。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分合式左右两边的数互换位置,可以得到两种分合法,但得数相同,这就是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从左边看的数,从上往下有什么变化规律?

 ——从右边看的数,从上往下有什么变化规律?

 小结:从左边看,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多1;从右边看,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少1,这就是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出示情景“分合式”,引导幼儿理解7的加减算式。

 1、讲解7的加法,从1+6=7,以此类推讲解到3+4=7。

 ——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合就是“加”的意思,所以可以推出算式:1+6=7。再根据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又可以推出6+1=7……

 2、讲解7的减法,从7-1=6,以此类推讲解到7-3=4。

 ——在分合式中,7是总数,1和6是两个部分数,总数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去掉就是“减”的意思,所以可以推出减法算式:7-1=6、7-6=1。

 发放数字卡片,组织游戏“看谁举得快”,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7的分合。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认真看老师举数字几的牌子,小朋友就举可以组成7的另一个部分数。比如老师举3,你们就举4。

 2、愉快玩游戏。

《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2

 活动名称:

 大班数学《7的组成与分解》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7的分成,并记录。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7的6种分法

 2、总结归纳7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拍手游戏,复习6的分解。

 (2)学习7的组成。

 ①引导幼儿花园中花朵的总数,并将花朵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分法。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分法,教师就记录下来,直至幼儿讲完所有的分法。

 ②让幼儿数一数共有几种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记得又快又好。幼儿想办法,师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进行排序,就不易错漏。

 ③带领幼儿找一找前后数字的排列关系,通过观察感知并发现前后数字变化的规律:前面的数字逐渐变大,而后面的数字却由大变小。

 2、操作活动。

 幼儿动手操作

 3、巩固练习,拍手游戏7的分解。

 活动延伸: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6)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7”的幼儿做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6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本次活动以尝试分苹果,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组成,掌握7的6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活动在游戏《拍拍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6种分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弹子,磁性吸铁,吸管,铅笔,羊骨头,各种图形,纽扣,果冻盒,各种(与幼儿人数相当),幼儿操作材料(过生日)。

  活动过程

 1、复习6的组成 拍手游戏: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师:小朋友我问你6可以分成2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学习7的分解。

 (1)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将幼儿分成8组,每组幼儿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记录分合式,并在集体面前表述。

 (2)创设情境,并出示课件:

 7只小猪在玩,让幼儿看找出小猪的不同,并写出分合式。让幼儿看分合式,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总比部分数大。

 (3)出示花的让幼儿区分花的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7的分解组成。

 (4)出示漂亮的鱼让幼儿分解,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知道前面的数不断增大1,后面的数不断减小1,总数不变。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玩游戏:拍手问答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巩固幼儿对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戏:“找朋友”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的学习掌握。

 每位幼儿手拿一张卡片,听《找朋友》的音乐开始找朋友。(两个幼儿拿的卡片上的实物图数量合起来是7,就是自己的朋友。)

 6、小组对抗赛,巩固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将幼儿分成三组,教师出示课件题卡让幼儿抢答比赛,看哪一组获胜,并奖励。

 7、完成幼儿操作材料上的练习。

 8、评价幼儿参与活动及完成操作情况。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数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通过游戏、动手操作和小组对抗赛,让幼儿自主探索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下面我谈谈在教学7的分解与组成时的几点体会:

 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很多可操作材料。开始,我将幼儿分成了8组,每组不一样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7的分解,并用分合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探索操作时,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操作着自己组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将材料分成两份,并记录操作结果。有的组记录的分合式都重复了,可是孩子们还在不停的操作,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现有重复记录的分合结果在不停的提示。有个别小组的幼儿不知从何下手,在我的指导下,他们能自己动手操作,探索7的分解。孩子们在同伴的合作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二、以游戏为主线,引起幼儿探索掌握数学知识的奥秘。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本次活动,幼儿已有了6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我在活动开始设计了拍手游戏。幼儿对拍手游戏特别感兴趣,玩游戏时,幼儿都能注意力集中,准确地对出老师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中,为了加强幼儿对7的组成的掌握,同样,我又一次运用了拍手游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游戏—找朋友,不但让幼儿点数了卡片上的物体的数量,还使他们体验了有朋友的快乐。游戏是本次活动的主线,即让幼儿玩了游戏,从游戏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达到了自主探索学习的目的。

 “学中玩”、“玩中学”,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探求知识,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在比赛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来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自主的范围中掌握了7的分解与组成,并能很好地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分解,数学名词,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

#教案# 导语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9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

 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10以内加减法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19竹编成一组密码:4-3,7-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5+2-3,5-2-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本文来自作者[雁兰]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4364.html

(11)
雁兰的头像雁兰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雁兰的头像
    雁兰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雁兰”

  • 雁兰
    雁兰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欢...

  • 雁兰
    用户101612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7的组成与分解》教案_1》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