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走向成功的经验

 华为的成功,一直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媒体人士,大家或整体或局部,或战略或战术,或管理或文化,从不同的的角度,来诠释华为成功的秘密。不妨看看华为走向成功的经验,以下仅供参考!

  其一:“力出一孔”与“利出一孔”的分配原则

 华为刚创立的时候,只有两万的资金,三五条枪,加上租赁的几间房子,就这样开始了华为的起步。这在当年盛行倒买倒卖的深圳,类似的企业多如牛毛。但是,现在,这样的一些企业,这样的一些老板,早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

 任正非到底有什么高招,让华为不仅不倒,还取得快速成长,成为现在的世界电讯行业巨头?很简单,任正非不贪财,他把企业的股份几乎全部分给了员工,任正非仅把1.4%留给了自己。华为的员工持股的普惠制,让员工个个成为“奋斗者”,从而成就了华为的伟业。

 而这些紧紧跟随任正非的“奋斗者”,在华为得到了多大的收益?不说高管的年薪多少,也不说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的年薪多少,反正在若干年前,华为的人均个税缴纳是全国企业第一位的。

 “力出一空”与“利出一空”的分配原则,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反映了任正非对员工利益的基本态度,体现了任正非对员工的真正尊重,因为人的最基本诉求首先是利益获取的问题。

  其二:与竞争对手也要手拉手的市场观念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政界,更适用于商界。对企业而言,这个利益的把握,除对内部的员工外,还反映在企业、客户之间的利益分配。

 在世纪更替之际,任正非就提出了“友商”的理念,他讲“竞争对手也要手拉手,也要走向合作”,从此开始了华为与国际电讯巨头的既竞争、又合作新局面,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壮大,为华为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在更早的华为创立初期的岁月里,任正非特别强调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共享。为了打开国内市场,华为与全国很多地方的电讯部门都成立了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有什么好处?一是电讯职工入股,当然生意就会好做的多;二是货款收回及时,因为有你电讯职工的利益啊。从此以后,华为实现了从“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转变,国内市场地位得到巩固。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做法不可能行得通,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那是个“南巡”讲话的时代,还记得当时有句形象的比喻吗?叫做“十亿人民九亿倒,剩下一亿在思考”,那样的环境下,我们只能说任正非不同凡响的市场驾驭能力。不做“一锤子”买卖,不把上下游的利润统统吃掉,与客户实现合作共赢,这正是任正非的高明之处。

  其三:为每一个奋斗者提供支持的平台

 任正非把员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劳动者,二是一般奋斗者,三是有价值的奋斗者。针对三类不同的群体,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并给予不同的薪资待遇。任正非明确提出华为所重视的是那些有价值的奋斗者,认为他们是华为事业的推动力量。

 但是,任正非并不排斥前两类人员在华为的存在,这样的定位是理性的。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讲,涉及人财物、产供销各个方面,就需要方方面面的`人员去完成不同的任务。有些岗位是需要高投入、高学历、高智慧的,那就安排想奋斗的人去做;而有些简单的勤务岗位,普通的劳动者就完全可以胜任。

 对前两类人员,华为给予稍高于当地水平的薪资待遇,对第三类人,华为不仅给予高的薪资待遇,还给予华为的内部股权,共同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

 华为的员工差别化管理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以岗位性质进行员工类别划分的传统做法,而以员工的个人能力、职业态度、敬业精神来判断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赶走了传统意义上的身份、岗位、级别等不合理的做法,给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支持。今年不奋斗,并不意味着明年不奋斗;今年奋斗着的人,也并不意味着明年还会继续奋斗。

 这一理念的确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借鉴,更是国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明镜。教条僵化的人事管理,必然扼杀员工的创造激情和能力发挥。企业搞不好,核心问题还是人的管理存在问题。

  其四:致力打造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

 华为的成功得益于任正非,这是毫无异议的。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或者说没有任正非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中国这几十年,老板常有,而企业家不常有,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更是屈指可数。老板是赚钱的机器,而企业家都是管理大家。

 研究华为,研究任正非,其实并不需要深入华为内部,也不需要见到任正非,从网络大量流传的任正非讲话,我们就可以清晰地领会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我们知道,在任正非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华为的15万员工是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埋头苦干,而又富有理想是他们的突出特点。

 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初期,任正非发出了“雄赳赳,气昂昂,跨国太平洋”的号召。任正非讲:我们要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纪交换的历史时刻,主动地迈出我们融合到世界主流的一步,这无疑是义无反顾的一步,但是难道它不正承载着我们那要实现顾客梦想,成为世界一流设备供应商的使命和责任吗?难道它不正是对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个人,都将被证明是十分正确和富有意义的一步吗?

 1997年,那时的华为还不大,销售额才40来个亿人民币,但任正非放出豪言:未来通讯市场三分天下,有华为一席。18年后的今天,华为销售额已经达到2800个亿,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通讯老大。

 任正非过去告诉员工,大家买房子一定要买带有大阳台的,因为以后你的钱得经常拿出来晒一晒,别让它发了霉,于是就有了任正非“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的薪酬政策出台。任正非对市场人员要求,你们除了违法乱纪的事不能干,其他的任何手段都可以用,于是奠定了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华为召开几千员工大会,散会之后地面上连一片纸屑都没有,你的企业能做到这一点吗?由此我们可以清楚任正非所带领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从任正非的一篇篇讲话里,不仅能够感受到任正非的理想和激情,也让我们知道管理的基本逻辑和普通道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老板,这样的一支团队,华为怎么可能不一步步走向成功呢?

华为双品牌战略是众厂商里做的最成功的,荣耀品牌会承担起向oppo、vivo、小米等第二阵营对手进攻的战略任务,而华为品牌则要在全球范围内向三星苹果发起进攻,双品牌都有足够的竞争力和足够的战略成长空间

雨后的北京,似乎是他乡,道道美妙彩虹挂在天际,美的不像话,朋友圈里已经自发举行了雨虹摄影展,这样的日子每年都会有一两次,但总会在心中留下金色流光的记忆。

最近几天里,手机江湖又开始不平静了,第三方调研机构Gartner和StrategyAnalytics分别发布了一季度手机市场数据报告,两份报告中三星、苹果、华为继续名列前三,oppo跻身为第四,而第五的位置两家数据不太一样,前者报告的第五是小米,后者报告的第五是vivo。

从两家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来看,华为、苹果、三星形成了全球高端手机的比较稳固阵营,形成了?花果山?三巨头,而oppo、小米、vivo等形成第二梯队,第二梯队的竞争看起来要比更加残酷激烈一些。而像联想等老牌巨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期,暂时还不会对第一、第二阵营产生比较大的冲击,联想手机要重回巅峰需要更多时间。

巨头们的战术板

江湖之乱久矣,巨头纷争,机不廖生,手机行业一幕幕洗牌之战上演,排名不代表一切,排名里却有着江湖之法和未来定数,且让本大侠为大家揭开巨头们神秘的战术板吧。

小米的压力很大,我个人认为小米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缺少变化,过度依赖于当年成功的模式,没有根据行业趋势变化而快速调整,丧失了很多机遇期。

oppo、vivo过去专注于三四线城市,面向华为的渠道下沉,他们都纷纷开始加强进军一二线城市市场,并且努力向高端手机领域进军,力图抓住机会、挡住华为。

三星在努力走年轻化路线,但是很难像国内企业那样灵活地营销和渠道变革,s7让三星出现了回暖迹象,但要顶住华为的向上冲击。

苹果最近一年的产品气质和市场饥渴度都有明显下滑,也许iPhone7能改变,也许改变不了,因为androidN普及后,安卓系统体验还将大幅提升。

华为P9取得了巨大成功,牵手徕卡是很成功的一次战略合作,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是全球手机增长放缓下的一个了不起成绩,而华为旗下荣耀品牌也显露出产品系列扩张的动向,整个华为处于一种进攻的状态。

华为双品牌战略,能否继续成功?

当年华为将荣耀系列升级为荣耀品牌,并使之独立化运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小米最红火的时候,荣耀充当了对抗小米的先锋,并且表现的相当不错。目前荣耀品牌已经成为互联网手机领导者,并且正在走向线下渠道,刚刚推出了V系列第一款产品V8,荣耀品牌也在加强进攻。

从华为终端的整体战略来看,华为品牌主要还是面向中高端用户群和商务人群,而荣耀品牌则会更加聚焦年轻用户群,两个品牌共享华为集团的顶尖技术成功,在品质和工艺上都做的很好。

最近一年里,联想、360等厂商都对旗下产品线和品牌线做了整合重构,,金立旗下的IUNI项目也宣告失败,手机市场格局相对明朗化,大多数厂商开始无力支撑双品牌战略,市场在加速洗牌。

此时,华为双品牌的动向是行业普遍关注的,很多同行认为华为可能弱化荣耀品牌,但是,从V8的推出来看,荣耀品牌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不断加强。一方面,荣耀品牌已经建立自己的产品气质和品牌文化,二方面荣耀手机的销量非常好,足以支撑荣耀健康发展。

从目前来看,华为双品牌战略是众厂商里做的最成功的,荣耀品牌会承担起向oppo、vivo、小米等第二阵营对手进攻的战略任务,而华为品牌则要在全球范围内向三星苹果发起进攻,双品牌都有足够的竞争力和足够的战略成长空间。

华为OV之战将是机战主角

在一年多前,在国内市场,除了三星苹果,华为的主要对手是小米,经过2014和2015两年的激战之后,华为获得了全面胜利,一举拿下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宝座。如今,小米进入到一个需要自我调整反思的阶段,而oppo、vivo出现了快速上升趋势,华为在国内市场的主要对手变成了OV,一边是华为和荣耀形成的双品牌,一边是生于步步高系的孪生姐妹。

从产品定位和价格区间来看,oppo、vivo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竞争,他们的产品定位有很强的相似性,而华为品牌和荣耀品牌的定位是有明显区隔的。换言之,华为双品牌战略形成的全部主流价位段的产品系列,而oppo和vivo两家密集于中部价位段,华为品牌、荣耀品牌都会和oppo、vivo形成直接竞争,但是,华为一定强化荣耀品牌的战略地位,让荣耀负责对抗OV,华为品牌专心对付苹果三星。

华为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强大的专利体系都是战略级优势,也是华为能够在全球市场崛起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市场里,OV可以基本忽略,华为OV之战主要发生在国内战场。荣耀接下来的动作变得十分关键和重要,荣耀V8已经成熟运用2K屏,为VR时代到来做准备,并在科技潮流层面先下一城,而荣耀还没有发出所有的牌面。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里,华为双品牌战略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强化,一边冲击苹果三星,一边对抗国内OV。而在华为的战术板上,真正要全面对抗OV的是荣耀品牌,一个很微妙的变化是,荣耀的官方微博名称从?华为荣耀?变成了?荣耀手机?,这意味着荣耀品牌会更加独立化,必将带来更大的战术灵活性。

荣耀可能布局两条旗舰机产品线,加大产品覆盖面和渗透率,全面向oppo、vivo发起进攻。从荣耀7i开始,荣耀已经释放出了进军女性手机的强烈信号,可以算是对抗OV的前奏曲,在荣耀V8推出之后,媒体已经在爆料荣耀8的信息,意味着华为OV之战可能出现奇妙的变化,从华为OV之战,变成了荣耀OV之战,余承东不愧是博弈高手。

微信公众号:小芳独立思考改变中国

本文来自作者[虢艳君]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4314.html

(15)
虢艳君的头像虢艳君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虢艳君的头像
    虢艳君 2025年10月15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虢艳君”

  • 虢艳君
    虢艳君 2025年10月15日

    本文概览: 华为的成功,一直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媒体人士,大家或整体或局部,或战略或战术,或管理或文化,从不同的的角度,来诠释华为成功的秘密。不妨看看华为走向成功的经...

  • 虢艳君
    用户101507 2025年10月15日

    文章不错《华为走向成功的经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