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1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大家悲伤欲绝的一天,这天就是可怕的汶川大地震,它无情地夺走了无数汶川居民宝贵的生命,拆散了许许多多原本快乐幸福的家庭,它令汶川人妻离子散,让一个个活下来的汶川人都痛不欲生,不少可爱天真的汶川孩子成了一个个楚楚可怜的孤儿,汶川孩子的下场真是让人惨不忍睹。

 地震,一般来说,基本上是很少发生的事件,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它每一次到来,都是趁人不备的来临,它的每一次来临,都要带走很多人的生命,虽然我们几乎无法逃过这个足以可以致我们于死地的灾难,但我们可以学习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如天特阴沉,再比如蜜蜂急急的飞,这些预告都警示可能快要地震了。

 日本是一个有几百次地震的国家,怎么办呢?日本专家对这个问题很有一手办法;日本的房屋材料大多使用很轻的材料搭建的',这样不但节省了不少钱,而且又省力,还可以保住人们的生命安全及个人财产,但是,这个办法不可能普及全国,因为要想普及全国,还必须改变某些人的思想观点,还得消除老年人的迷信观点,这当然很困难了。

 发生地震时,其实还有不少自救或等待救援的方法,如果被压在三角板下,而三角板不塌陷的话,那再好不过了,尽量减少呼吸,等待救援,如果在博物馆里发生地震,立刻跑到防震等级最高的仓库去,待一会儿,如果即将塌陷,保护住头部,防止受伤,如果在家里,立刻跑到厕所和厨房等耐震的地方去躲避,地震突然暂停时,立刻走下楼梯,不要走电梯,因为此时乘坐电梯,电梯可能会突然终止,把你困在里面,走下楼梯后,立刻跑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其实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要我们学习关于地震的小常识,留心观察天气和身边的小动物,大家就可能发现地震的前兆哦!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2

 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比如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讲解发生火灾的逃生知识,进行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演练,当发生火灾时,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队快速从安全通道跑到操场上。学校还请了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避免我们发生交通危险。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不要在学校里追逐打闹。

 2、下楼时要一个个下,不要挤在一起。

 3、不要使劲关门,刮风时要用椅子把门顶住。

 4、小心用火,不要玩火。

 5、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6、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3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够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如果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够给我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

;

每年的什么时候是科技活动周安徽科技活动周活动有哪些

2018年7月28日,以“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为主题的中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河北唐山召开。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建成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50个、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500个。

首届地震科普大会主要是总结近年来中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验,分析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以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并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上表示,中国要认真组织制订和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取自建与社会共建相结合的机制,建成一批集研学、参观、体验和训练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品牌:“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要动员学校、企业、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参与防震减灾的科普,充分利用科技展览馆、数字科技馆等公共资源开展防震减灾的科普。”

郑国光还提出,中国到2020年要实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50个、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500个的目标。”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与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普阵地体系,实现各具特色、大中小相结合的科普设施网络城乡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防震减灾科普需求。”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白希认为,可以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的了解,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他以去年发生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为例说:“防震减灾的科学素养也是公众、公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寨沟地震发生以后不到48小时,我们就一起推出40多篇科普的作品,浏览量2天之内达到5600万人次,这是过去的大喇叭、站、栏、员解决不了的,对于稳定公众情绪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本届大会期间,主办方还推出首届全国防震减灾知识大赛决赛、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开馆、地震科普展、地震科普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

最近是科技活动周开始的时候,好多的城市都在举办着科技活动周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个科技活动周是在什么时候举办吗?安徽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又有哪些好玩的活动呢?快跟着小编的步伐来了解一下科技活动周的活动信息啊!

每年的什么时候是科技活动周

据方案,集中活动时间为8月23-29日,相关活动也可围绕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先期启动或顺延、常态化开展。

安徽科技活动周活动有哪些重点活动

1.“网络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省科技厅牵头)

在“安徽省科技厅官网”“安徽科普网”进行网上揭幕启动。一是在安徽科普网、省科技厅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上,滚动发布各地、各部门启动日活动信息。二是在省科技厅的网络媒体上向社会公开推介宣传“2019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20册(套)、“2019年安徽省优秀科普微视频”30部。三是开展“科学之路·科普课堂”活动,邀请中科大施蕴渝院士讲述“我的学术生涯-从少年时期当物理学家的梦想到探索生命的奥秘与同学们谈谈一个分子病的病因与治疗”并录制科普演讲视频,利用官方媒体向社会公开播放。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展览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在全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开展系列科普展览活动。一是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举办展、模型展、关键设备实物展以及参观大科学装置—合肥光源等。二是在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VR火灾场景体验、火灾趣味实验演示、火灾趣味实验演示、火灾实验室展厅与实验仪器讲解等。三是在工程科学学院举办协作型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展演、激光内雕展示等。四是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举办上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演示、仿人智能机器人演示、信息学科成果电子屏展示等。五是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举办科技抗疫成果与抗疫一线故事展示、制作叶脉书签、标本展示、显微世界等。六是在校博物馆举办“大爱无垠儒师风范”—钱临照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展、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七是在校史馆参观校史。

3.科技抗疫成果与抗疫一线故事。[省卫健委、中科大大第一附属医院(省立医院)牵头]

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省立医院)在科技活动周期间主要开展的活动为现场参观展板与展厅、观看短视频等,并在网上开展同步云直播。展示的主要内容以“科大新医学”交叉融合理念为导向,围绕科技战役科研攻关新进展、疫情防控新技术新装备、疫情防控科普知识、科技抗疫一线故事等讲述科技抗疫成果与抗疫一线故事。

4.安徽省地震局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省地震局牵头)

在全国科技周活动期间,一是利用安徽省地震局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防震减灾主题宣传、科普有奖竞答等活动。二是联合省科协、安徽商报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媒体小记者,参加地震局探秘活动,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掌握避险技能。三是省地震局下属共12个地震台站,于8月23-29日期间,择日对社会公众开放,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5.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科协牵头)

省科协等七部门联合举办2020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集中展示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6.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系列科普活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

一是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开放实验室,接待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课程实习,检定员向参观的社会人员和学生讲解计量知识;计量检测进校园,进社区,组织专项人员向民众科普计量知识,尤其是对无接触式测体温的红外测温仪的计量科普;向公众开放计量文化馆等。二是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开通“科技展厅”模块,内设前言、特检院简介、八大类特种设备简介、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结束语等七部分的内容。三是省纤维检验局拟邀请省内大学相关专业教师、纤维纺织、服装、家纺领域的从业人员及消费者代表等参观纤维公证检验实验室。四是省消保委秘书处组织邀请消费者代表、志愿者、媒体记者赴合肥电信,现场观摩5G应用场景,了解5G知识等。五是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公益讲座,直播现场,拟设在安徽省科技创新馆,以现场互动+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活动。六是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以参观介绍形式向参观人员介绍软件检验检测的性能、安全仪器设备以及测试流程等。七是省质检院现场演示口罩及口罩原材料关键性能指标检验过程等。

7.玉米抗逆减灾与茶叶知识科普(安徽农业大学牵头)

一是与周围社区、小学联合宣传,吸引组织在校新生、小学生、社区人员走进实验室,参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二是通过视频演示趣味讲解、参观丰富多彩的玉米种类展示等多种形式,介绍有关玉米科学知识。三是线上观看今年汛期农作物受灾调研与排涝降渍措施助力农业复工复产案例,实地参观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玉米试验基地或者大杨店实验基地,现场讲解玉米的种植、授粉常识以及面对今年汛期,给大家实地分享抗逆育种与汛期农作物防灾减灾知识。四是对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进行系列推广讲解,利用举办安徽省茶博会的契机,录制系列宣传视频,供茶博会期间展映。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与防控知识科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

在全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向广大群众科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一是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向群众及医护人员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误区,对于消除群众的恐慌、科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重要意义。二是以健康宣教形式,向广大病友及家属宣传科学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普及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知识。三是以讲座的形式向从事影像诊断、临床治疗的医护人员介绍影像学在新冠肺炎筛查、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9.带你“云”了解中医药。(安徽中医药大学牵头)

通过展示应急科技攻关新进展及疫情防控新技术装备,普及抗疫知识,宣传科技战役先进典型,讲好一线抗疫故事等活动。因疫情防控风险等情况,暂定采用网络“云”参观的方式,开展“云”参观活动,“云”参观场地有新安医学文化馆、图书馆古籍部、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标本中心。

系列活动

1.2020年优秀科普作品推介活动。(省科技厅牵头)

配合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开展“推荐全国科普优秀作品活动”,组织专家对安徽省推荐的科普作品进行评审,确定一批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向组委会办公室择优推荐。

2.2020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推介活动。(省科技厅牵头)

配合科技部、中科院开展“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活动”,围绕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组织择优推荐我省原创微视频作品参加2019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

3.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推介活动。(省科技厅牵头)

配合科技部开展“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活动”,择优推荐我省优秀选手参加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4.科技体验进基层活动。(安徽大学牵头)

通过整合学校科普资源,组织科技体验进学校活动,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群体开展科普实验和作品展示、科普知识讲解、免费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系列活动,引导农村、社区和学校感悟创新,理解、支持和参与创新活动。

5.省林业科技宣传活动。(省林业局牵头)

以展板、培训等方式在肥东县开展科技服务送下乡、科技成果展等活动。

6.合肥研究院科普讲解大赛。(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牵头)

由合肥研究院科研人员自主选择讲解命题,按参赛要求进行讲解等。

7.省地质博物馆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省地质博物馆将在全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8.地市系列科普活动。(各地市科技主管部门牵头)

各地市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三)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公众开放

在全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参与开放活动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淮南师范学院、马鞍山学院、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林业局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林业高科技中心、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以及各地市各类科研机构等。

这些信息就是有关科技活动周的介绍了,大家在安徽这里的话,如果喜欢科技方面的活动,那就去参加这个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的活动啊!

本文来自作者[镇克培]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3999.html

(17)
镇克培的头像镇克培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镇克培的头像
    镇克培 2025年10月14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镇克培”

  • 镇克培
    镇克培 2025年10月14日

    本文概览: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

  • 镇克培
    用户101401 2025年10月14日

    文章不错《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征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