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实验

实验步骤:

(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部分遮光、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6)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

得出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酒精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选项A、C、D的叙述均正确.选项B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的叙述是不正确.

故答案为:(1)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2)作对照实验;(3)脱去叶绿素;酒精燃点低,直接加热不安全;(4)检验是否产生淀粉;(5)使实验现象明显.

天竺葵制造淀粉原初反应是光合作用的

(1)将绿叶置于黑暗处数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植物叶片原有的淀粉.因为消耗掉原有淀粉后面实验才能说明产生的淀粉是后来产生的.

(2)淀粉是多糖初步水解为二糖麦芽糖,在彻底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氧气的参与下发生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

(3)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处理,设计单一变量有无光照,起相互对比作用.

(4)酒精是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色素,以防干扰颜色反应的现象观察.

(5)淀粉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但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替代碘蒸气来进行检验.

(6)未遮光部分变蓝色(产生淀粉),遮光部分不变色,说明绿色植物叶片只有在光下可以产生有机物(淀粉).遮光和曝光部位都呈深蓝色,

说明遮光部位依然含有淀粉,造成从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暗处理时间太短了,未耗净原有的淀粉.

故答案为:

(1)耗掉叶片中储存的淀粉?

(2)葡萄糖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

(3)对照比较

(4)除去叶绿体中的色素,便于观察

(5)淀粉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6)在黑暗中处理的时间太短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你推导出结论.实验过程及结果:将天竺葵暗处里一昼夜→选叶遮光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叶片内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在光的照射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同时产生氧气.

一、实验准备

(一)材料:

天竺葵或秋海棠、锦葵、蜀葵、棉花等(一些单子叶植物例如葱、蒜和禾谷类作物的叶,不积累或很少积累淀粉,不宜做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的材料).

(二)用品:

黑色纸片,培养皿,镊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大小烧杯各一个,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碘化钾溶液.

二、方法步骤

(一)黑纸遮光法

此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此方法首先需要将绿色植物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以便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运走耗尽.然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以便和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对照.

此方法需要注意:

1.遮光要严密,不要使遮光部位露光.

2.在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时,一定要用隔水加热法(水浴加热),避免因酒精直接与火接触而发生事故.

(二)自然处理法

取一盆天竺葵,经一昼夜黑暗饥饿处理后,放置在向阳处照光.然后分别在早6时、午前10时、午后2时和6时各摘取一片健壮的叶,进行叶片内是否含有淀粉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后,早6时摘取的叶片呈淡黄褐色,无淀粉反应;午前10时和午后2时摘取的叶片呈暗紫色,并且午后2时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午后6时摘取的叶片颜色最深,呈深紫色.

实验证明:绿叶在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淀粉.自午前10时以后,光照时间越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就越多.早6时摘取的叶片无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是由于在一夜的黑暗中,叶片内的淀粉被转移或消耗尽了.此方法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

三、教学建议

(一)上述实验中的第一种方法——遮光法,适合于由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课上只进行检验是否有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为什么只有光照下的叶片才有淀粉产生,用以明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实验原理.

(二)第二种实验方法——自然处理法,适合于开展课外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小型科研活动,筛选出当地作为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的理想材料,为实验课选材积累资料.最后,可将小型科研活动的成果写成小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又为教学积累了经验.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

实验现象: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光照(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

通过比较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得出结论:叶片未遮光部分,遇碘变蓝色,有淀粉产生,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选:D.

本文来自作者[麟艺]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3804.html

(15)
麟艺的头像麟艺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麟艺的头像
    麟艺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麟艺”

  • 麟艺
    麟艺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实验步骤:(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 麟艺
    用户101307 2025年10月13日

    文章不错《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实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