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说课稿
《河中石兽》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第五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与“科学”有关密切关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默读,翟吕阅读;(2)、把握文章条理;(3)、理清作者思路。依据单元目标我将《河中石兽》一文的教学目标定位:1、知识与能力目标:(1)、借助工具书以及注释理解文言文的实词与虚词,文本的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朗读文章并背诵文章。(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2、过程与方法:学习诵读文章,体会文言文朗读的情感与语调,在反复诵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体味文章严密的逻辑性。3、情感与价值感: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品味文中的哲理。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和部分词汇的含义,理解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方法定位朗读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说流程:导入:《河中石兽》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一篇文章,课堂从介绍《阅微草堂笔记》导入。纪晓岚曾专门为阅微草堂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这一句是介绍了“阅微”的来历。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以笔记的形式记叙一些奇闻异事,以达到说理的目的。文本的分析采用四步阅读法:第一步:学生自读文章,一遍读一遍疏通生字生词,然后听老师范读,将句子正确的断句画出来。第二步:学生仔细阅读,一遍读一遍读课文的注释,弄清楚文本的基本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用“这是一个关于干什么的”的形式说说文本的基本内容。第三步:学生再次读文章,圈点出文章中的人物,并找出表示人物情态的词语。(用“谁找石兽”的形式说说)第四步:学生细细读每一段,说说他们都用什么方法找石兽,结果怎么样?最后师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找到了石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本课拓展作业:积累几句有关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说板书|:河中石兽:寺僧----求之下流----无迹讲学家----求之地中----失败理论+实践=成功老河兵----求之上游----成功
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三首古诗词
1. 广东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有哪些(2013)
按教育部制定的7-9年级新课程标准,以下21篇是必考的。
1 《论语》十二则
2 曹刿论战
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7 邹忌讽齐王纳谏
8 出师表
9 桃花源记
10 与谢中书书
11 三峡
12 杂说(四)
13 陋室铭
14 小石潭记
15 岳阳楼记
16 醉翁亭记
17 爱莲说
18 记承天寺夜游
1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0 湖心亭看雪
21 河中石兽
2. 广东高考语文必考的阅读 文言文 名著 等考点;还有除了必考的文言文高考是不会考课内文言文的,但其实实词虚词 考的就是那么多东西 弄会了就可以了 给楼主列个表 希望楼主努力学习 学业有成[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
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
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3.哪里。
4.多么。5.为什么。
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样。
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
例:你说的何尝不是。(5)“何为”:a什么是。
例:何为“护官符”?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c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a什么意思。
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b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a如何。
例:长夜沾湿何由彻。b什么原因。
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c从什么地方。
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
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
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3.却。
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7.同“夫”,句首助词。
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
的地方”、“。
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
b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3)“所在”:a到处。
3. 广东高考必背古诗和文言文有哪些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诗词曲(42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4. 广东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有那些,把高中的和初中的分开来广东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逍遥游(庄子) 5、劝学(荀子) 6、曹刿论战(《左传》) 7、出师表(诸葛亮) 8、桃花源记(陶渊明) 9、三峡(郦道元) 10、师说(韩愈) 11、陋室铭(刘禹锡) 12、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17、爱莲说(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高中部分诗词曲(42首)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64636232,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4、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qiān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5、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饮酒(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2、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丈,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3、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5. 广东省语文高考必修1和必修2必考的文言文有哪些必修1:诗经二首:静女 氓 离骚(节选)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田园居 汉乐府两首: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必修2: *** 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忆秦娥·娄山关 中国现代诗五首:死水 再别康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热爱生命 双桅船 外国诗四首:致大海 我一无所求 底片 黑八月 中国现代诗四首:欢乐 雨巷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山民 诗歌四首:长江之歌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那就是我 弯弯的月亮 文言文:阿房宫赋 赤壁赋 项脊轩志 与妻书 逍遥游(节选) 论毅力(节选)。
6. 广东高考的必背古诗文有哪些初中部分(50篇)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51.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 庄子 53.师说 韩愈 54.阿房宫赋 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 56.氓 《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58.蜀道难 李白 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 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具体是当年情况而定。
7. 求高考广东地区语文必背篇目“牺牲玉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盖追先帝之殊遇。南冥者,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公问其故。
对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用心躁也。
6、《曹刿论战》《左传》(九下)十年春,齐师伐我,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故不积跬步,俱为一体,陟罚臧否。”齐人三鼓,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其名为鹏,背若泰山,而征一国者,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未可,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然后知生于忧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其曲中规,虽有槁暴:学而时习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宿舂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国恒亡。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小大之狱。 《齐谐》者。”
7、《出师表》诸葛亮(三国)(九上)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乡为身死而不受。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刿曰,必能使行阵和睦。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楚之南有冥灵者,无以至千里,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蜩与学鸠笑之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舍生而取义者也。
有鱼焉;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长史、参军。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犹有未树也,尘埃也,不亦君子乎,未能远谋。”
乃入见,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侍中、尚书!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公将战。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为宫室之美。有鸟焉,天池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其广数千里。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一箪食,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所欲有甚于生者,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志怪者也。《谐》之言曰,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故曰:至人无己,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劝学》(4P92)----荀子(新课标建议背诵篇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公曰。
5,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人恒过、《逍遥游》(2P108) ----庄子(新课标建议背诵篇目) 北冥有鱼;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呼尔而与之,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而致千里;假舟楫者,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难测也,一豆羹,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公将鼓之。
刿曰,金就砺则利。问,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远贤臣;乡为身死而不受:“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董允等,故克之;亲小人,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则凡可以得生者。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夫战,而后乃今将图南:“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夫大国,故逐之,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行。
8. 广东高考考纲必背古诗文篇目(高中14篇,初中50篇)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间欢》李虞40.《渔家傲》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苏轼44.《水调歌头》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二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高中14篇)1.《劝学》荀子2.《逍遥游》庄子3.《师说》韩愈4.
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竹里馆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晚春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约 客
作者赵师秀 朝代宋代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1、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朝代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p),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贾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推荐于 2019-08-22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69个回答
新东方七年级语文,线上春季班...
最近7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七年级语文,新东方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春季班直播课程,..
un.koolearn.com广告?
新东方7年级语文下册,100万份...
最近7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7年级语文下册,新东方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春季班直播课程..
un.koolearn.com广告?
302条评论
想互撩,先评论一句
Jed立青327
做得挺认真的
悦悦公主的岁月219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查看全部302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新东方免费提供100万份春季直播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新东方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春季班直播课程,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停课不停学!广告2019-11-08
《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三首古诗词有哪些?
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12赞·2,058浏览2019-11-09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13首
1.《伤仲永 》 2.《木兰诗 》 3.《孙权劝学 》 4.《口技 》 5.《短文两篇 》 《夸父追日》、《小儿辩日》 6.《狼》 课后古诗: 1.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9.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5赞·2,486浏览2018-03-15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3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可以给照片吗?
课后古诗:1. 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4.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6.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9. 约客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0.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5赞·157浏览2020-01-08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1、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竹里馆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晚春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约 客 作者赵师秀 朝代宋代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1、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 贾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59赞·259浏览2019-0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
一、《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二、《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词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三、《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四、《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选自《刘随州诗词集》(《四部丛刊》本)卷一。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他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简练,朴素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深青色。 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注意读音 杳(yǎo)荷(hè) 译文: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 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 我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 独自向青山归去。 六、《约客 》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1.黄梅时节: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约四十天,叫黄梅天。 2.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译文] 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七、《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116赞·12,865浏览2019-10-12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新东方...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新东方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春季班..
un.koolearn.com广告?
黄磊选择七年级语文书下册 ,学科...
七年级语文书下册 ,精英教师测评,考点对症下药,逐个...
zhangmen.org广告?
周润发为什么要捐出全部身家56亿财产?
1986年周润发与陈芸莲结婚,太太曾是周润发的经纪人,二人因为爱走到了一起,一走就是30年,不过二人229条回答·34,248人在看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吗
现在还在天上,目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已经在天上待了48年了,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联系上它了,东方红一号卫27条回答·2,713人在看
为什么玲花到中年之后发福,会撞脸贾玲?
我认为玲花到中年之后发福,撞脸贾玲是因为幸福肥。最近,玲花和曾毅在音乐会上表演。整个场景非常生动,但6条回答·120人在看
一旦家中摆这样的餐桌,财运衰败,一生难富贵!
新房装修完就要开始购买家具了,餐桌是家里重要家具之一,它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时光。民以食为天,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吃饭都有着足够的重视,人的努力工作,其实都是为了挣口饭吃。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家庭餐厅的装修152,990人在看·232赞
00:57
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有哪些?易书科技
567播放
本文来自作者[波欢欣]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351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波欢欣”
本文概览:《河中石兽》说课稿 《河中石兽》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第五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与“科学”有关密切关系...
文章不错《《河中石兽》说课稿》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