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石》, 郑燮 ,
2.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3.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5.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6.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7.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8.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9.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10.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11.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12.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13.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15.还有一首赞美小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苍松怪石图题诗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直,
迥于春风碧云里。
释字;解词:
君:你。
阙:宫殿
迥:远
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
译文: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2.赏画:
(1)整体欣赏画面。
(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画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生存背景,但是苍松依然扎根岩石,挺拔青翠,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本文来自作者[冷之]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321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冷之”
本文概览: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竹石》, 郑燮 ,2.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3.有松百尺...
文章不错《描写坚韧的诗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