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则视频,一个小宝宝在大人陪护下,戴着“脖圈”悠闲地在泳池里“游泳”,因为家人一时没注意,压根没发现孩子出现了什么异常,还以为孩子正闭着眼睛“享受”人生,实则孩子早已因脖圈紧勒造成长时间缺氧,送医已经太迟,不幸离世。
很多家长只一心注意车水马龙、人贩子等明显的安全隐患,殊不知有不少小物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要了孩子的命。今天柏柏带大家一起扒一扒那些日常生活里“潜伏已久”的危险,值得家长们多长个心眼。
一、卫衣拉绳。
孩子上幼儿园了,千万不要给孩子穿有拉绳和亮片的衣服。
曾有研究显示,孩子在滑梯时,拉绳不小心被卡住,绳子的拉力重达140斤,瞬间可以把孩子颈椎受损,甚至窒息死亡。
正因如此,很多发达国家禁止12岁以下儿童的衣服上带有抽绳。如果家长给孩子买了这类衣服,记得把绳带抽掉。
同样的还有各种小装饰的衣服,这些装饰并不牢固,在幼儿园里掉落之后,被其他孩子捡拾,不明就里吞进肚子里,都会造成胃肠道病,甚至窒息,如果不小心塞进耳朵,会导致耳朵发炎甚至诱发耳聋。
不仅不要给孩子穿这类bling bling的衣服,连抱孩子的人也要禁止,因为你不知道小婴儿什么时候会扯下你身上的亮珠塞进嘴巴里尝尝咸淡。
别小看孩子,因这些小装饰引发的安全事故案例屡见不鲜!
二、洞洞鞋。
洞洞鞋因为质地较软无法给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脚以足够的支撑,同时,如果孩子不小心在电梯里摔倒了,很容易被卷进去,造成截指、骨折等严重意外。
就连315晚会都曝光的东西,你还敢给孩子穿吗?何况这样的鞋子里面容易滋生各种细菌。
三、海洋宝宝。
这个曾有一段时间在某短视频平台里经常有推送,的确很漂亮,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打出的广告是: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可这样美丽柔软的海洋宝宝,实则毒性很大,如果孩子不小心误食,就像果冻那样容易导致窒息,还遇水膨胀,也就是如果这海洋宝宝掉落进肠道里,能涨到3-4厘米这么大,造成肠梗阻,甚至肠壁坏死。
四、摇摇车、蹦床、空气堡。
街边的摇摇车很多是“三无”产品,有些地方甚至连看守的人都没有,投币玩耍全程自助,驱动装置常常暴露在外面,风吹雨打,容易出现漏电现象。
曾有报道一名11个月的孩子就因为坐了摇摇车,触电身亡。
与此同时,有研究还显示,摇摇车的音量分贝在80上下,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一定的损伤。
同样的还有蹦床,在孩子跳跃落地的过程容易脊椎受损;空气堡面积大,但重心不稳,风大时直接连底座都被掀起,而且这类空气堡几乎没有清理,里面非常脏、臭。
这些都有真实新闻案例发生,大家必须引以为戒。
孩子放假在家有哪些安全隐患
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大扫除注意事项
擦窗户不要爬太高,特别是外墙的窗户,站着能擦多少是多少,不要垫着椅子、桌子或爬上窗台去擦。
擦窗台、阳台时,不要把身子探出去。
不要用湿抹布擦拭开关、插头,以免触电。
扫地、搬桌时注意不要磕伤、碰伤。
打扫时不要追跑打闹。
二.?在室内活动应注意事项
防磕碰。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比较狭小,又放置了许多家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应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防滑、防摔。居室地板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防坠落。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防挤压。居室的房门、窗户,家具的柜门、抽屉等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防火灾。居室内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居室内随便玩火,更不能在居室内燃放爆竹。
防意外防害。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
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集体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
专家称儿童在密闭车内更易中暑甚至死亡,家长该警惕哪些安全问题?
孩子放假在家有哪些安全隐患
孩子放假在家有哪些安全隐患?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其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父母的关爱和保护,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孩子放假在家有哪些安全隐患。
孩子放假在家有哪些安全隐患1意外“第一高发地”
家,这个听上去温馨又祥和,充满宁静与美好的地方,却实实在在是儿童伤害的“第一高发地”。
异物窒息、烫伤、溺水等是使孩子受伤致死的重要原因。有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数十万14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因伤害而死亡。
孩子在家里待的时间最长,家中各种物件一应俱全,孩子与看护人在家这个环境中基本处于放松的非警戒状态。这几大原因共同造成了家中的危险高发。特别是今年这个寒假持续时间又比较长,孩子放假,他们好奇心很强,什么东西都想要摸一摸、动一动。虽然孩子的好奇心需要保护,但危险却不得不提防。
既然家里不能像儿童游乐场或者幼儿园那样,尽量把对孩子有危险的物品排除在外,又不能大量减少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那么父母能做的,就是时刻提高警惕,包括树立全面的安全意识,了解家中危险高发的地区与物件,掌握权威的急救知识,以及做好物品摆放和危险应对方法。
比如在装修的时候,家里的电源插座位置就应该高于1.6米,避免儿童接触,电线也不应暴露在外;电风扇、电热器等电器应该有防护罩;家里的火柴、打火机等,最好放在孩子看不见、够不着的.地方;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到煤气灶、燃气热水器等。
不同时期,危险不同
孩子发育很快,刚生下来时连转头都不会,转眼就会走了。根据婴儿的发育规律,“2个月会抬头,4个月能翻身,6个月会坐,7个月能滚,8个月会爬,1周岁会走”,以至上学之后,不同时期,孩子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危险。
4个月之前,孩子还不会翻身,这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被衣物、毛巾或被子掩住了口鼻,他们是没有办法拉开这些东西或者移位的,很可能发生窒息。孩子4个月后会翻身了,8个月会爬了,从床上跌落的危险就大大增加了。生活中,很少有孩子从来没从床上掉下来过。
1岁以后,孩子具有独立行走能力了,活动范围扩大,可能接触到的危险也会增多,烫伤、触电等意外事件屡有发生。2岁~3岁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判断力不足,内心却又特别自信,底气很足,也容易发生意外。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到了小学和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知识、阅历、经验、独立意识、活动范围与日俱增,接触危险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溺水、车祸等伤害越来越多。
另外,孩子往往缺乏生活经验和危险意识,辨别能力和预见性都比成年人差,对危险反应迟钝,缺少避险逃生的知识和能力。
居家安全大检查方法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代表曾走进上海一个孩子的家,发现了阳台、窗户等10多处儿童安全隐患。为了给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居家环境,专家们特别提出“家居用品安全检查5S原则”,即看(See)、绳带(String)、尺寸(Size)、表面(Surface)和标准(Standard)。
第一:“看(see)”
习惯于“大人国”的父母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国”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家长要学习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摆放。
第二:“绳带(Strings)”
小孩子的好奇心会令其用长绳带做游戏,从而引发绳带绕颈,因此要避免儿童接触到过长的绳带。
第三:“尺寸(Size)”
孩子喜欢用口来探索世界,过小的物品容易被放入口中而引发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长要给予越大的物品。
第四:“表面(Surface)”
一些棱角尖锐、边缘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发伤害,因此家长们应尽量确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软。
第五:“标准(Standard)”
在购买家居用品时,家长们应仔细检查与儿童用品相关的安全标准。
孩子放假在家有哪些安全隐患2孩子自己在家如何安全过寒假
防火防盗学习自救
场景一:看过《小鬼当家》的青少年可能还能清晰地记得,十岁的凯文智胜两个小偷的惊人勇气。两个刚越狱出来的窃贼乘圣诞无人之际入室盗窃,凯文利用游戏陷阱与之进行一番周旋,好好“招待”了这两个不速之客。
引以为戒:虽然**故事讲得夸张有趣,但作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独自在家时,要关好门窗、锁好房门,防止盗贼潜入,这一点是应当牢记在心的。 随便给人开门,让人进屋,在这个时代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所以,当孩子懂事时候起,就应该了解陌生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不轻易开门。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打110报警电话。
家里的电器、厨具不会用的时候不要逞能。一旦家里发生火灾时,如果有浓烟,应尽可能俯身或爬行出门,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逃生。 外出休闲娱乐安全第一
场景二:在《小鬼当家2》中,又是一个圣诞节,全家决定去佛罗里达度假,早晨醒来时发现又快误了班机,急匆匆赶往机场,好在没有再把凯文忘在家中。但匆忙中,凯文错乘了飞往纽约的班机,再次与家人失去联系。在纽约的街头,凯文一个人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大都市,竟又碰到了曾被他修理过的两个大笨贼。
引以为戒:在《小鬼当家2》中,凯文原本是要跟着家人一起出门去佛罗里达度假,不料他却阴差阳错地搭上去纽约的班机,最后落得孤身一人。可见,外出时休闲度假、逛街旅游时也应格外注意安全,紧跟父母。 如果自己单独外出,需告诉父母目的地、回家时间和出行同伴。在外出途中,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无牌证车辆,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广场、商场有时是人山人海,如果遭遇拥挤的人流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或顺着人流走,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一旦被人流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不能沉迷电视和网络
场景三:在纽约大都市,凯文想办法用爸爸的信用卡预定了最有名的酒店———广场酒店。在参观豪华宽敞的套房之后,侍应问他,“会用电视吗?”凯文一脸不屑地回答,“我十岁了,电视就是我的命”。于是跳上特大双人床,开始享受电视剧的乐趣。
引以为戒:这个时代没有孩子不喜欢电视和网络。一旦孩子沉迷电视和网络,就会成为假期里家长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因此,专家认为,假期里放松一下,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也好,但需要让孩子制定一个假期计划,便于他提醒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更合理地安排假期生活。
首先,家长最好能和孩子有一个约定,遵守约定,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容易交流了。家长要引导他正确运用电脑,网上有不少好的教学视频和益智游戏,这些都能丰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切不可“谈网络就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
切勿暴饮暴食贪吃零食
场景四:游完泳之后,凯文便开始享受自己的假期。客房服务人员问他,“两球吗?”凯文摆摆头,“两球?三球吧,我不赶时间。”于是,在豪华大床上,凯文尽情享用一个香蕉船大小的冰激凌,床头还摆了三四个大蛋糕。 引以为戒:在家里,冰箱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因为里面往往储存了大量的食物和零食。在寒假,父母不在身边管束。所以,就容易放开肚皮,暴饮暴食,大吃特吃零食。就如凯文一样,订房的时候,就要有“特大号床,电视和可上锁的小冰箱”。
合理有度地吃零食既是一种生活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因此,不能说吃零食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但关键在于吃零食的量不宜过多。在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不停地吃零食,结果就不知不觉摄入太多的能量。
营养学专家认为,含糖的或含脂肪较多的零食应尽量少吃。一般来说,水果、奶制品、坚果等是比较好的零食,在两餐之间可以适当吃这些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
专家称儿童在密闭车内更易中暑甚至死亡,家长该警惕这些安全问题:
1.家里的药一定要收好,很多儿童好奇心非常强,把药当成了糖吃,结果发生严重的后果;
2.过马路一定要抓紧孩子的手,孩子比较好动,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出现意外。
3.如果孩子比较小,任何时候都要有人照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孩子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都非常高,因为现在的家庭孩子太少了,他们就是家里的宝贝,如果他们发生一点意外,这个家里可能就会发生很多事情,孩子的安全非常重要。专家称儿童在密闭车内更易中暑甚至死亡,作为家长这些安全问题一定要主要,家里的药一定要收好,孩子会把药当糖吃;过马路一定要抓紧孩子的手,孩子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乱跑,发生意外,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一、家里的药家长一定要收好
孩子小的时候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药没有任何的认知,很多时候他们会把药当作糖来吃,孩子身体本来就比较弱,如果乱吃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过马路一定要抓紧孩子的手
小孩子没有任何的安全意识,他们很容易在马路上乱跑,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手,这样就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三、如果孩子比较小任何时候都要有人照顾
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安全意识,如果父母遇到突然的事情,离开家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对孩子来说非常危险,他们可能会去拔插头,或者用东西砸电视,小孩子的破坏力都非常强,这些东西很容易伤到他们,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人照顾孩子,这样才能够避免安全事故。
本文来自作者[布振立]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315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布振立”
本文概览:刷到一则视频,一个小宝宝在大人陪护下,戴着“脖圈”悠闲地在泳池里“游泳”,因为家人一时没注意,压根没发现孩子出现了什么异常,还以为孩子正闭着眼睛“享受”人生,实则孩子早已因脖圈...
文章不错《有哪些儿童安全隐患是家长不容易想到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