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尚是谁?

?吕尚是谁?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吕尚因为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因为《封神演义》的影响,我们还是喜欢称他为姜子牙。

 渭水垂钓、文王访贤

 吕尚曾经非常穷困,年纪很大了,还常到渭水之滨垂钓。一天。文王将出外狩猎,占卜得到:「捕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独霸天下的辅臣。」于是,文王西出狩猎,果然遇吕尚于小溪之上。两人谈论之后,文王大喜,说:「我的祖先曾经预言说:『将来会有圣人到达周邦,帮助周国振兴。』难道说的就是您吗?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于是称吕尚为「太公望」,立为周之国师。

 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吕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

 文王归国,便与吕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吕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和新奇妙计,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吕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或称鼻祖。

 文王去世,武王即位。过了九年,开始发扬光大文王的事业。为了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军队出行。国师吕尚左手拿着黄钺,右手拿着白旄宣誓说:「各方诸侯,带领你们的军队和你们的舟船,齐来汇集,逾期不到,将兴师屠戮。」他率军队到达孟津时,来会集的诸侯竟然有八百之多,可见当时周国的威望之高。当时的诸侯国都很小,商朝国土中竟达1800多个。后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在兼并混战中形成的较大的诸侯国。

 又过了两年,商纣王杀了比干,囚禁了萁子。武王要伐纣王,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而且兵未出行,又遇到暴风雨。众大臣都很恐惧,只有吕尚坚持出兵,他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音式)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武王最终听从了吕尚的意见,在牧野向军队训话,之后开始攻打商纣王。在这场战争中,吕尚的战略战术的指挥都很得法。

 在战略指导上吕尚善于把握战机,他选择商军主力远征东夷,纣王在国都朝歌孤立无援、众叛亲离的有利时机领兵出战。周军甲兵四万五千人,加上其他诸侯国军队,在朝歌难面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萁县西南)和商军展开激战。战略时机的正确选择是周军最后取胜的重要前提。

 在战术运用方面,吕尚攻心为上,他亲自率领百名精锐冲击商军阵脚。因为打前阵的是奴隶,吕尚初战告捷之后,武王便率主力跟进围歼,加上商军中的奴隶兵的倒戈,周军很快大获全胜,商朝被灭。

 周朝建国之后,将吕尚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吕尚东行到自己的封地去,路上每宿必留,走得很慢。有人对他说:「我听说过时机难得而易于失去,作为一个客人,安于路边旅店中的享乐,恐怕不像到自己封地上任的样子。」太公听了,夜里穿起衣服马上前行,天亮时到达营丘,正好遇到莱国的人来与他争夺营丘。

 吕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又开始改革政治制度。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在周成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周王下令给吕尚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岭,北到无棣,无论是侯王还是伯男,若不服从,你都有权力征服他们。」从此,齐国成为大国,疆域日益广阔。

 太公吕尚活了一百多岁而卒,但葬地不详。

姜子牙第六次转世是谁?

小说、影视剧中姜子牙的师傅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

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为吕尚、吕望,别号飞熊。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岳(部落首领)之一,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因此从其封姓。

姜子牙虽然出身显赫,但到商朝末年时家道早已没落。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朝中担任过低级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弃职,游说天下诸侯,但无所遇,于是便隐居在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常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文王在渭水北岸遇到钓鱼的姜子牙,从姜子牙睿智、机敏的谈吐中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姜子牙封地齐国,源自姜太公,所以说姜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二则。

1、覆水难收

姜子牙早些时候只知道钓鱼,家里贫困,其妻马氏嫌弃姜尚,欲图离去,姜子牙劝她说:“我有朝一日会得到荣华富贵,你可别这样做。”马氏不听劝告,离开了姜尚。

后来姜子牙帮助周王建立了周朝,马氏见其地位、财富都很好,于是想和姜子牙破镜重圆,但姜子牙早已经看穿了马氏的为人,就将一壶水泼在地上让马氏去捡回来,马氏只能拿回淤泥,姜子牙于是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已难收。”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

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候大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姜子牙

人民网-出身显赫?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的身世背景如此惊人

姜子牙第六次转世投胎是白虎星殷成秀。姜子牙,亦作姜尚。其祖先曾做四岳之官,辅助夏禹整治水土有大功。舜,禹时封号在吕地,因此又被称为吕尚。夏,商几代,有的封给旁支子孙后代,也是有的子孙后代沦落普通,吕尚便是其远代后代。吕尚本姓姜,由于以其领地之名叫姓,因此称为吕尚。

姜子牙的介绍

姜太公约前1015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亦称飞熊。殷末周初东海之滨人,古史传说中的智谋人物,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因其先祖佐禹掌四岳有功,封于吕,故亦称吕尚,或吕望。

姜子牙于渭水之滨垂钓,遇见西伯侯姬昌,被拜为太师,周文王崩,武王即位,尊吕尚为师尚父,牧野之战后被封于齐国,因而也是齐文化的始祖。

他是周文王倾商,武王伐纣的谋臣,最高军事统帅及西周的开国元勋。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公元前1015年,卒于镐京。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后世民间将其奉为神祇,唐代开始将其列入祀典。唐肃宗时期,追封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古代兵法有六韬,三略,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遗著,实为后人伪托。关于他的神话传说颇多,其中以封神演义最为典型。

本文来自作者[宿艺童]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putao.com/pu/1380.html

(14)
宿艺童的头像宿艺童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宿艺童的头像
    宿艺童 2025年09月30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宿艺童”

  • 宿艺童
    宿艺童 2025年09月30日

    本文概览:?吕尚是谁?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

  • 宿艺童
    用户093005 2025年09月30日

    文章不错《-吕尚是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